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

刘过 〔宋代〕 刘过

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琎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是南宋词人刘过的所创作的一首词。 词上片发泄怀才抱器而屡遭黜落的牢骚,下片抒写忧国伤时而献身无路的悲慨,前后贯融,浑然一气。此词直抒胸臆,真率自然,没有消沉颓废之语,不见穷愁潦倒之态,意气峥嵘,情辞慷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琎者(1)唱名殿陛(2)玉川公子(3),开宴尊罍。四举无成(5),十年不(6),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一剑横空出世,飞过了洞庭湖,又为此来。宴会上,有皇室宗室,殿试及第之人;宴会主人卢蒲江,打开了宴席上的酒器。四次科考都没有中举,多年奔走不得一官,是我大宋神仙刘秀才。这如何是好?将众多的烦恼事,只能交付于酒杯之中。

未尝戚戚(7)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8)上,潮生潮落;姑苏台(9)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10)名举子,未老(11)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12)十二金钗(13)

心里从来没有悲伤,想问自古以来的英雄现在还在吗?不论在钱塘江上,潮水的升起和降落;也不论在姑苏台畔,花的凋谢和盛开。冒名书生,盛名读书人,人还没有老,但头上的白发开始催促。谁都羡慕你:拥有众多的门客,婢妾成群。

注释

(1)汝阳琎者:唐玄宗李隆基之侄李昪,封汝阳郡王。此借指新第宗室。

(2)唱名殿陛:指殿试录取后宜布名次。

(3)玉川公子:唐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此借指宴会主人卢蒲江。

(4)尊昙:皆酒器。

(5)四举无成:应考了四次进士都没有考中。

(6)调:升任官职。

(7)戚戚:优惧或优伤的样子。

(8)钱塘江:浙江下游称钱塘江。其潮最为著名。

(9)姑苏台:相传为战国时吴王阊闾或夫差所筑,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

(10)强:勉强。

(11)雪:如雪的白发。

(12)三千珠履:指门多宾客。

(13)十二金钗:指婢妾成行。

创作背景

《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词人刘过以振兴江河日下的国运为己任,不愿意苟安于颓败的现实,却屡试不第,空怀一腔报国之志而找不到即时济兴的门路。在蒲江卢县令的宴会上,一位新考取进士的皇室宗亲,没真才实学而态度骄矜,更缺乏忧国忧民的情怀。刘过不屑与这种人为伍,又顾及友人卢县令的面子,只好虚与委蛇,郁气暗结。“四举无成,十年不调”的经历,不免会使刘过心酸痛楚,恰又在酒席宴上遇到“新第宗室”,对方的志得意满,如同雪上加霜,越发激起刘过满腔的激愤,遂作此词已抒怀。

拼音版

qìnyuánchūn··jiāngshàngshíyǒuxīnzōngshì

jiànhéngkōngfēiguòdòngtíngyòuwèiláiyǒuyángjīnzhěchàngmíngdiàn殿chuāngōngzikāiyànzūnléichéngshíniándiàosòngshénxiānliúxiùcáihǎojiāngbǎiqiānwànshìliǎngsānbēi

wèichánghuái怀wènyīngxióngānzàizāirènqiántángjiāngshàngcháoshēngcháoluòtáipànhuāxièhuākāidàohàoshūshēngqiángmíngziwèilǎoxuěcóngtóushàngcuīshuíxiànyōngsānqiānzhūshíèrjīnchāi

作者简介

刘过

刘过

南宋文学家,辛派三刘之一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湖北襄阳人,后移居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为韩侂胄客,不识侂胄之败事,识力远不及辛弃疾。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去世于昆山。有《龙洲集》《龙洲词》。存词70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