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赏荷

蔡松年 〔金代〕 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鹧鸪天·赏荷》是金代词人蔡松年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先从荷塘全貌着笔,写林阴清幽环绕,晚荷静立飘芳;然后撷取细节,描绘荷花的形貌、色彩与清香。下片以水色山光、暮云秋月衬托荷花婀娜多姿的神采;结尾两句略见流连光景和怀人之旨,表露无限情思。全词笔触细腻,语言洗练、形象生动,又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意境清幽,物情交融,形神俱妙。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秀樾横塘(1)十里香。水花(2)晚色(3)年芳(4)胭脂雪瘦薰沉水(5)翡翠盘(6)(7)夜光(8)

浓绿树阴环绕的一方水塘十里飘香。傍晚的天色里,荷花散发出一年中最浓郁的芬芳。娇美的荷花像闺中的女子,白净的面颊上淡施红粉如熏了沉水清香。含露的荷叶像高高托起的翡翠盘上流转的夜明珠在闪光。

山黛(9)远,月波(10)长。暮云秋影蘸潇湘(11)。醉魂应逐凌波梦(12),分付西风此夜凉。

青葱浓郁的山色向远处绵延,月光好似水波长流。秋天日暮的云影映入荷塘。在睡梦中,我应该把醉魂付托给今夜清凉的西风,追逐着那凌波仙子去向远方。

注释

(1)秀樾横塘:绿树掩映下的池塘。秀樾,浓绿的树阴。横塘,今江苏南京西南以及江苏苏州西南均有地名曰“横塘”,后多以横塘泛指水塘。

(2)水花:荷花的别名。

(3)晚色:傍晚的天色。

(4)年芳: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5)胭脂雪瘦薰沉水:此句写荷花,“胭脂”形容花色,“雪瘦”形容花态,“薰沉水”形容花香。沉水,即沉香。木材与树脂可供细工用材及薰香料。其黑色芳香,脂膏凝结为块,入水能沉,故名沉香。

(6)翡翠盘:指荷叶硕大如盘。翡翠,又名硬玉,是一种翠绿色的美石。

(7)走:流动。

(8)夜光:珠名。

(9)山黛:青葱浓郁的山色。黛,青黑色。

(10)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月波”。

(11)暮云秋影蘸潇湘:语本黄庭坚《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远山横黛蘸秋波”。谓晚云从潇湘上空掠过,满天秋色也映入江水。潇湘,湘江在湖南永州西与潇水合流,称潇湘。此处泛指水塘。

(12)凌波梦:曹植《洛神赋》叙述梦中与洛水神女宓妃相遇,两相爱慕事。赋中谓洛神:“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并以荷花喻洛神之美:“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渌波。”凌波,形容女子步履轻盈。

创作背景

北宋宣和末年,蔡松年从父蔡靖守燕山,兵败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蔡松年入金后与完颜亮交好,一生官运亨通,晚年愈受荣宠,但他在民族意识和报金知遇之恩之间生出更多的矛盾情绪。《鹧鸪天·赏荷》此词中“分付西风此夜凉”实有许多言外之旨,蕴含了北宋留金之人无言的心声。

拼音版

zhètiān··shǎng

xiùyuèhéngtángshíxiāngshuǐhuāwǎnjìngniánfāngyānzhīxuěshòuxūnchénshuǐfěicuìpángāozǒuguāng

shāndàiyuǎnyuèchángyúnqiūyǐngzhànxiāoxiāngzuìhúnyīngzhúlíngmèngfēn西fēngliáng

作者简介

蔡松年

蔡松年

金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仕金官至尚书右丞相,封卫国公。工诗,风格清俊,部分作品流露出对仕金的悔恨,表达了归隐的心情。也能词,与吴激齐名,时号“吴蔡体”。著有词集《明秀集》,有魏道明注。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