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刘过 〔宋代〕 刘过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是南宋词人刘过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首三句从听觉上写演习开始前和开始时的景况,后从视觉上写开始后的情景;下片记录了张路分举行“秋阅”的壮观场景,描绘了一个能文善武的抗战派儒将形象。该词抒发了作者北伐抗金的强烈愿望和祖国统一的爱国激情。这首词突出的特点是选择能反映人物生活情趣的细节入词和选择能突出人物将帅之才的细节入词,词中洋溢着比较浓厚的生活气息,显得真实可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1),阵势纵横。人在油幢(2)戎韬总制(3)羽扇从容裘带轻(4)。君知否,是山西将种(5),曾系诗盟。

演习场上,军纪严明,军容肃整,万马齐喑。随着一声号角声响,全军立即开始行动。秋日的平原如同手掌,而那枪林刀丛则像手指一样突出挺立其上,队队铁骑奔驰,速度快如流星; 队形纵横,变化莫测。而检阅官张路分正端坐在油幢军帐之中,他按照兵法指挥着外面的千军万马,手执羽扇,神态从容,身着轻裘缓带,大有儒将之风。诸君可否知道,此人(张路分)不但是天生的将种,还颇富文才诗情。

龙蛇(6)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7)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8)在,不斩楼兰(9)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他文思敏捷,诗才横溢,书写时笔走龙蛇,落笔后则风雨为之惊,四座为之倾。他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万里封候,印金如斗,但这些并不足以平心意。他时时在拭擦腰间的宝剑,决意要驱散金兵,将那金人首领拿下斩首,否则就心意不能平。傍晚归来,那随军乐队所演奏的鼓乐,听起来却已经带上了那沙场上的边声。

注释

(1)星驰铁骑:带甲的骑兵如流星般奔驰。

(2)油幢:油布制的帐幕。

(3)戎韬总制:以兵法来部勒指挥。戎韬指的是兵法。

(4)羽扇从容裘带轻:三国时诸葛亮常手执羽扇,从容指挥战事。裘带轻:即轻裘缓带,用羊祜故事。羊祜是西晋人,出镇襄阳十年间,他轻裘缓带,身不披甲,有儒将之风。

(5)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之地是出将才的地方。

(6)龙蛇:喻书法。

(7)惬:满足,畅快。

(8)吹毛剑:指锋利的剑。

(9)楼兰:此指金统治者。

创作背景

古代军队时常在秋天进行演习,并有长官进行检阅,所以叫“秋阅”。词题中的“张路分”,姓张,官居路分都监,生平不详。路分都监是宋代路级的军事长官。作者看到爱国将领张路分“秋阅”的情景,有感而发写下《沁园春·张路分秋阅》该词。

拼音版

qìnyuánchūn··zhāngfēnqiūyuè

wànshēnghánjiǎolìngxíngliǔyíngjiànqiūyuánzhǎngqiāngdāochūxīngchítiězhènshìzònghéngrénzàiyóuchuángróngtāozǒngzhìshàncóngróngqiúdàiqīngjūnzhīfǒushìshān西jiāngzhǒngcéngshīméng

lóngshézhǐshàngfēiténgkànluòyánfēngjīngbiàn便chénshāchūsāifēnghóuwànyìnjīndòuwèiqièpíngshēngshìyāojiānchuīmáojiànzàizhǎnlóulánxīnpíngguīláiwǎntīngsuíjūnchuīdàibiānshēng

作者简介

刘过

刘过

南宋文学家,辛派三刘之一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湖北襄阳人,后移居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为韩侂胄客,不识侂胄之败事,识力远不及辛弃疾。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去世于昆山。有《龙洲集》《龙洲词》。存词70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