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留别辛稼轩

刘过 〔宋代〕 刘过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念奴娇·留别辛稼轩》是宋代词人刘过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刘过落拓不遇的生活;词的下片承“十年枉费辛苦”而发,从正反两个方面写他落拓不遇的原因。全词慷慨激昂,风格粗犷,狂逸之中又饶有俊致,感染力极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1)著身(2)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3)下,一枕眠秋雨。虚名(4)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知音者太少,算算天地之间如此之大,哪里才是我托身之处。我早已下定决心为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后才肯退隐,但不知何日才到我功成身退的那一天。在这多景楼前,垂虹亭下,卧于床榻,听秋雨淅沥,听着听着也许就睡着了、官位真是误我太深,追求了十年,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不是奏赋明光(5),上书北阙(6),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7)追欢,黄金买笑,付与(8)为主。莼鲈江上,浩然(9)明日归去。

我不是没有向朝廷献上辞赋,不是在向朝廷上书献赋时没有惊人之语。可能是我心太急了,皇上只是暂时还没有答应让我做官,所以我现在只落得衣裾上尽是尘土。至于拿出白璧和黄金追欢买笑,都让你担任主角吧,我没法参与了。我像张翰那样产生了莼鲈之思,我决心明天就归隐了。

注释

(1)许大:这么大。

(2)著身:安身,立身。

(3)垂虹亭:在太湖东侧的吴江垂虹桥上,桥形环若半月,长若垂虹。

(4)虚名:指官位。

(5)明光:汉代宫殿名,后泛指宫殿。此指朝廷。

(6)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此处亦指朝廷。

(7)白璧:白玉璧。

(8)君:您,指辛弃疾。

(9)浩然:不可阻遏、无所留恋的样子。

创作背景

据《江湖纪闻》记载,刘过与辛弃疾是莫逆之交。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左右,刘过因母病告归,辛弃疾知其囊中羞涩,遂买船筹资相送。刘过有感于他的知遇之恩,遂赋词留别,慷慨激昂,向其抒发生平之志,并倾诉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

拼音版

niànjiāo··liúbiéxīnjiàxuān

zhīyīnzhěshǎosuànqiánkūnzhuóshēnchùzhídàigōngchéngfāngkěntuì退xúnguīduōjǐnglóuqiánchuíhóngtíngxiàzhěnmiánqiūmíngxiāngshíniánwǎngfèixīn

shìzòumíngguāngshàngshūběiquèjīngrénzhīcōngmángtiānwèiyíngchénbáizhuīhuānhuángjīnmǎixiàojūnwéizhǔchúnjiāngshànghàoránmíngguī

作者简介

刘过

刘过

南宋文学家,辛派三刘之一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湖北襄阳人,后移居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为韩侂胄客,不识侂胄之败事,识力远不及辛弃疾。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去世于昆山。有《龙洲集》《龙洲词》。存词70余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