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七夕》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而又别离的悲剧故事为题材,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表现了诗人寄予的深深同情。全诗围绕“七夕”神话着笔,景合情切,写得细腻深沉,委婉感人,堪称佳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烟霄(2)微月(3)(4)长空,银汉(5)秋期(6)万古同(7)

烟云笼罩的天空中月亮在浮动,银河的秋天千百年来都是这样。

几许欢情与离恨(8),年年并在此宵(9)中。

牛郎织女多少欢聚的喜悦和离别的痛恨,年年都集中在这七月七日的晚上。

注释

(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神话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在这天晚上相会。

(2)烟霄:烟雾笼罩的夜晚。

(3)微月:初七的月亮为上弦月,只呈现一个月牙,而且光暗,所以称微月。

(4)澹:波浪起伏,流水迂回的样子。这里指月亮在有云雾的空中好像在浮动。

(5)银汉:银河。

(6)秋期:指七夕。

(7)万古同:古往今来都一样。

(8)欢情与离恨:指牛郎、织女在七夕之夜相聚又分离的欢喜与悲痛。

(9)此宵:七月七日。

创作背景

《七夕》这首诗所作年代不详,大概是白居易年轻时写下的。白居易曾有一个未能成婚的,这首诗可能是为表达了他对昔日恋人情丝难断、柔肠百结的深情而作的。

拼音版

yānxiāowēiyuèdànchángkōngyínhànqiūwàntóng

huānqínghènniánniánbìngzàixiāozhōng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