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庞参军

陶渊明 〔魏晋〕 陶渊明

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答庞参军》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可分两部分,前八句追忆与庞参军真挚深厚的友情,后八句抒发依依惜别的情怀。全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庞氏的深挚友情,而且也申明了自己隐而不仕的决心。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我再三拜读您的赠诗,爱不释手。自从我们成为邻居,已经过了两个冬春交替了;时常诚挚愉快地交谈,我们很快就成为了老朋友。俗话说:“几次见面便成至亲老友”,更何况我们的交情又远比这深厚呢?人生常常事与愿违,现在又要彼此话别,正如杨朱临歧而叹,哪里只是一般的悲哀!我抱病多年,不再写诗;体质本来就差,又加上年老多病。就按照《周礼》所说“礼尚往来”的道理,同时也作为别后相思时的慰藉,写下这首诗。

相知(1)何必(2)倾盖(3)定前言(4)

相互知心何必老友,倾盖如故足证此言。

(5)赏我趣,每每(6)林园(7)

您能欣赏我的志趣,经常光顾我的林园。

谈谐(8)无俗调,所(9)圣人篇(10)

谈话投机毫不俗气,共同爱好先圣遗篇。

(11)有数斗酒,(12)饮自欢然。

偶尔酿得美酒数斗,悠闲对饮心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13),无复东西(14)(15)

我本是个隐居之人,奔走求仕与我无缘。

物新(16)人惟旧(17)弱毫(18)多所宣(19)

时世虽变旧友可贵,常常写信以释悬念。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20)

情谊能通万里之外,虽然阻隔万水千山。

君其爱体素(21)来会(22)在何年!

但愿先生保重贵体,将来相会知在何年?

注释

(1)相知:相互友好,互为知音。

(2)旧:旧交,旧友。

(3)倾盖:《史记·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盖指车盖,状如伞。谚语的意思是说:有些人相互交往到老,却并不相知,如同陌路新识;有些人一见如故,即成知音。后遂以“倾盖”代指一见如故。

(4)定前言:证明前面所说的“数面成亲旧”、“相知何必旧”是对的。

(5)客:指庞参军。

(6)顾:光顾。

(7)林园:指作者所居住的地方。

(8)谈谐:彼此谈话投机。

(9)说:同“悦”,喜欢。

(10)圣人篇:圣贤经典。

(11)或:有时,间或。

(12)闲:悠闲。

(13)幽居士:隐居之人。

(14)东西:指为求仕而东西奔走。

(15)缘:缘分。

(16)物新:事物更新,诗中寓有晋宋易代之意。

(17)人惟旧:人以旧识为可贵,谓继续保持我们的友谊。

(18)弱毫:指毛笔。

(19)多所宣:多多写信。宣,表达,指写信。

(20)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尽管我们远隔千山万水,但可以通过书信传达情意。形迹:形体,指人身。滞江山:为江山所滞。滞,不流通,谓阻隔。

(21)体素:即素体,犹言“玉体”,对别人身体的美称。

(22)来会:将来相会。

创作背景

《陶渊明集》中有五言、四言《答庞参军》各一首,这首五言诗与另一首同题的四言诗皆作于同一年,当为宋少帝景平二年(424),当年八月改元,为宋文帝元嘉元年,陶渊明六十岁。据四言《答庞参军》序,庞为卫军参军。按江州刺史王宏镇浔阳,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进号卫将军,则庞当是王宏的参军。庞在浔阳为官,与陶渊明遂成“邻曲”,后庞参军奉命出使江陵,有诗赠陶渊明以告别,陶渊明以此诗作答。

拼音版

pángcānjūn

xiāngzhījiùqīnggàidìngqiányán

yǒushǎngměiměilínyuán

tánxiédiàosuǒyuèshèngrénpiān

huòyǒushùdòujiǔxiányǐnhuānrán

shíyōushìdōng西yuán

xīnrénwéijiùruòháoduōsuǒxuān

qíngtōngwànwàixíngzhìjiāngshān

jūnàiláihuìzàinián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有《陶渊明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