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鼓钟

诗经 〔先秦〕 诗经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小雅·鼓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描写聆听音乐、怀念善人君子的诗,诗中记录了钟、鼓、琴、瑟、笙、磬、雅、南、籥等多种乐器共同演奏的场面。全诗四章,每章五句。前三章写耳闻钟鼓铿锵,面对滔滔流泻的淮水,不禁悲从中来,忧思萦怀,于是想到了“淑人君子”,对他的美德懿行心向往之;后一章描写钟鼓齐鸣、琴瑟和谐、笙磬同音、雅南合拍的美妙乐境。此诗场面感较强,很有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鼓钟将将(1),淮水汤汤(2)忧心且伤(3)淑人君子(4)怀(5)(6)不忘。

敲起乐钟声铿锵,淮水奔流浩荡荡,我心忧愁又悲伤。遥想善良的君子,深切怀念永难忘。

鼓钟喈喈(7),淮水湝湝(8),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9)

敲起乐钟声和谐,淮水滔滔不停歇,我心忧愁又悲切。遥想善良的君子,德行正直且无邪。

鼓钟(10)(11),淮有三洲(12),忧心且(13)。淑人君子,其德不(14)

敲起乐钟擂起鼓,乐声回荡在三洲,我心悲哀又难受。遥想善良的君子,美德传扬垂千秋。

鼓钟钦钦(15),鼓瑟鼓琴,笙(16)同音。以雅(17)(18),以(19)不僭(20)

敲起乐钟声钦钦,又鼓瑟来又弹琴,笙磬谐调又同音。配以雅乐和南乐,籥管合奏音更真。

注释

(1)将将:同“锵锵”,象声词,形容钟声响亮。

(2)汤汤:大水涌流貌,犹荡荡。

(3)忧心且伤:意即“心忧且伤”。

(4)淑人君子:美德之人。淑,善。

(5)怀:思念。

(6)允:信,确实。一说为语助词。

(7)喈喈:象声词,形容钟声和谐。

(8)湝湝:水流貌,犹“汤汤”。

(9)回:邪,邪恶。

(10)伐:敲击。

(11)鼛:一种大鼓。

(12)三洲:淮河上的三个小岛。洲,河中可居之地。

(13)妯:因悲伤而动容、心绪不宁。

(14)犹:已。王引之《经义述闻》:“其德不犹’,言久而弥笃,无有已时也。”一说假借为“訧”,缺点、毛病。

(15)钦钦:象声词,犹“将将”。

(16)磬:古乐器名,用玉或美石制成,有孔穿绳索悬于架上,敲击发声。

(17)以雅:以,为,作,指演奏、表演。雅:原为乐器名,状如漆筒,两头蒙以羊皮。引申为乐调名,指天子之乐,或周王畿之乐调,即正乐。

(18)南:原为乐器名,形似钟。引申为乐调名,或说指南方江汉地区的乐调。

(19)籥:乐器名,似排箫。古代羽舞时边吹籥,边持翟羽舞蹈。

(20)不僭:犹言按部就班,和谐合拍。僭,超越本分,此训乱。

创作背景

《小雅·鼓钟》这首诗,过去有的说是刺周幽王的,有的说是周昭王时的作品,都无确证。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此诗是诗人在淮水之旁或三洲之上欣赏周王朝音乐,由音乐而歆慕古代圣贤创造美好音乐的功德而创作的。

拼音版

xiǎo··zhōng

zhōngqiāngqiānghuáishuǐshāngshāngyōuxīnqiěshāngshūrénjūnzihuái怀yǔnwàng

zhōngjiējiēhuáishuǐjiējiēyōuxīnqiěbēishūrénjūnzihuí

zhōnggāohuáiyǒusānzhōuyōuxīnqiěchōushūrénjūnziyóu

zhōngqīnqīnqínshēngqìngtóngyīnnányuèjiàn

作者简介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