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赋梅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瑞鹤仙·赋梅》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全词从梅花未开写到将落,通过对梅的的描述,暗示了词人伤世之感和关怀国家之痛,表现磊磈不平之气。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雁霜(1)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2)犹薄。溪奁(3)(4)梳掠(5)。想含香弄粉,艳妆(6)难学。玉肌(7)瘦弱。更重重、龙绡(8)衬著。倚东风(9),一笑嫣然(10)转盼(11)万花(12)羞落(13)

浓霜浸透了窗间的帷幕。现在正是云轻月冷,层冰未消的时候。梅花临水照镜。有人想涂抹胭脂,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在朦胧的月色笼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洁清瘦的本色。想像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寂寞(14)家山(15)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16)只解(17),寻桃觅柳,开遍南枝(18)未觉。但伤心(19),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寂寞。故乡在哪里?雪后的园林,水边的楼阁。虽然有瑶池以前的约定,但托谁捎去书信?粉蝶只懂得亲近桃柳,梅花开满了南枝却没有发现。只留下梅花在黄昏中,独自冷落伤感。

注释

(1)雁霜:冬末春初月夜景象,言征雁黄昏穿云破雾而行。

(2)嫩冰:薄冰。

(3)溪奁:以溪水为镜。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梅花临水照镜,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言征雁临溪照影。

(4)照:照镜。

(5)梳掠:梳妆打扮。

(6)艳妆:美丽的妆扮。

(7)玉肌:谓月下寒梅如笼纱佳人依然玉洁清瘦本色。

(8)龙绡:即鲛绡,传说里海中鲛人所织的一种细洁名贵的纱。

(9)倚东风: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10)嫣然:美丽貌。

(11)转盼:转眼。言梅超凡脱俗,百花自叹不如。

(12)万花:同百花,万,虚数,言其多而已。

(13)羞落:因羞惭而败落。

(14)寂寞:故乡何在,雪园水阁,梅花深感寂寞。

(15)家山:家乡。言有归隐之心。

(16)粉蝶:粉蝶只懂亲近桃柳,哪管梅花开遍南枝,喻怀才不遇,英雄埋没。

(17)只解:只知,只会。

(18)开遍南枝:指梅。陆凯《赠范晔》:“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9)但伤心:梅花于黄昏画角中,自伤冷落,无奈发出哀叹。冷落黄昏,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数声画角,柳永《戚氏》:“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创作背景

《瑞鹤仙·赋梅》该词作于绍熙三年至绍熙五年(1192~1194)闽中任上。

拼音版

ruìxiān··méi

yànshuānghántòuzhèngyuèyúnqīngnènbīngyóuliánzhàoshūlüèxiǎnghánxiāngnòngfěnyànzhuāngnánxuéshòuruògèngchóngchónglóngxiāochènzhuódōngfēngxiàoyānránzhuǎnpànwànhuāxiūluò

jiāshānzàixuěhòuyuánlínshuǐbiānlóuyáochíjiùyuēlínhóng鸿gèngzhàngshuítuōfěndiéérzhǐjiěxúntáoliǔkāibiànnánzhīwèijuédànshāngxīnlěngluòhuánghūnshùshēnghuàjiǎo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