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过吴兴,李公择生子,三日会客, 作此词戏之。
惟熊佳梦,释氏老君亲抱送。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多谢无功,此事如何着得侬。
《减字木兰花·惟熊佳梦》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片直写友人生子,表示庆贺祝颂。下片写宴会的欢快气氛,语言诙谐风趣,尤其结末用晋元帝生儿子从臣岂能有功的笑话,用得适当得体,并富有幽默感,文字中洋溢着欢乐气氛和作者自身开朗而诙谐的性格。
余过吴兴,李公择生子,三日会客, 作此词戏之。
惟熊佳梦(1),释氏(2)老君(3)亲抱送。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4)。
吉祥的梦相追相随,释氏老君亲自抱着小儿送来。小儿壮气横秋,未满三天已经气势强盛,好似能吞下一头牛。
犀钱玉果(5),利市(6)平分沾四座。多谢无功,此事如何着得侬(7)。
席上散发了犀钱玉果,喜钱喜果平分到四座宾客手中。多谢多谢,我这是无功受赏了,生孩子这件事情,怎么会有我的功劳呢?
(1)惟熊佳梦:《诗经·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佳梦,男子之祥。”此用来指李公择得好梦生子。维,即“惟”。
(2)释氏:释迦牟尼为佛教创始人,后称佛姓释迦氏,简称释氏。
(3)老君:指老子,道家创始人,后世道教尊崇其为鼻祖。民间有生子为神佛抱送的说法,这里是沿用。
(4)未满三朝已食牛:这里指婴儿食量大。
(5)犀钱玉果:此指为洗儿钱、洗儿果。宋时育子满月的习俗。
(6)利市:欢庆节日的喜钱,此指喜儿钱。
(7)侬:江苏浙江方言称你为“侬”。
《减字木兰花·惟熊佳梦》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九月,当时李常任湖州知州,苏轼在赴密州知州任途中经过湖州,于是偶获机缘,参与了李常的洗儿宴,写下这首词。诗词中的应酬作品,绝大多数是内容空泛的陈词滥调,有些比较高明的作品,也不过是用上一些典故敷衍成篇而已,即大手笔也不免。题前有一段作者的自注,把原委说得很清楚。由于他们的交谊,已达到“忘形到尔汝”的程度,所以“作此词戏之”,也就是说,这是一首开开玩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