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楼·水浴清蟾

周邦彦 〔宋代〕 周邦彦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过秦楼·水浴清蟾》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即景思人之作。词抒写怀人之痛,上片通过今昔对比,表现环境的凄凉寂寞,追念当初的欢乐情景,虚实相映。下片前前设想情人为思念自己而无心打扮,后几句写自己的钟情,用典贴切生动。全篇时空轮转,虚虚实实,意象纷繁,灵动多姿,全以一股深沉的情思驾驭,颇能令人动容。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水浴清蟾(1),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2)笑扑流萤(3),惹破画罗轻扇(4)。人静夜久凭阑(5),愁不归眠,立残更箭(6)。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7)书远。

圆圆的明月,倒映在清澈的池塘里,像是在尽情沐浴。树叶在风中簌簌作响,街巷中车马不再喧闹。我和她悠闲地倚着井栏,她嬉笑着扑打飞来飞去的流萤,弄坏了轻罗画扇。夜已深,人已静,我久久地凭栏凝思,往昔的欢聚,如今的孤伶,更使我愁思绵绵,不想回房,也难以成眠,直站到更漏将残。可叹青春年华,转眼即逝,如今你我天各一方相距千里,不说音信稀少,连梦也难做!

空见说、鬓怯琼梳(8),容销金镜(9),渐懒趁时匀染(10)梅风(11)(12)虹雨(13)苔滋,一架舞红(14)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15)情伤荀倩(16)。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听说她相思恹恹,害怕玉梳将鬓发拢得稀散,面容消瘦而不照金镜,渐渐地懒于赶时髦梳妆打扮。眼前正是梅雨季节,潮风湿雨,青苔滋生,满架迎风摇动的蔷薇已由盛开时的艳红夺目,变得零落凋残。有谁会相信百无聊赖的我,像才尽的江淹,无心写诗赋词,又像是伤情的荀倩,哀伤不已,这一切都是由于对你热切的思念!举目望长空,只见银河茫茫,还有几颗稀疏的星星,点点闪闪。

注释

(1)清蟾:明月。

(2)露井:没有覆盖的井。

(3)笑扑流萤:扑捉萤火虫。

(4)画罗轻扇:用有画饰的丝织品做的扇子。唐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5)凭阑:凭栏,身倚栏杆。

(6)更箭:计时的铜壶滴中标有时间刻度的浮尺。

(7)梦沉:梦灭没而消逝。

(8)琼梳:饰以美玉的发梳。

(9)金镜:铜镜。

(10)趁时匀染:赶时髦而化妆打扮。

(11)梅风:梅子成熟季节的风。

(12)溽:湿润。

(13)虹雨:初夏时节的雨。

(14)舞红:指落花。

(15)才减江淹:相传江淹少时梦人授五色笔而文思大进,而后梦郭璞取其笔,才思竭尽。即后世所称“江郎才尽”。

(16)情伤荀倩:荀粲,字奉倩。其妻曹氏亡,荀叹曰:“佳人难再得!”不哭而神伤,未几亦亡。

创作背景

有学者认为,词是周邦彦在溧水县时所作,大概是词人想念汴京的旧情人,感慨千里分隔,不能厮守。但中华书局出版的孙虹《清真集校注》里的考证认为:“观词意乃久客思念家室之作,且用荀奉倩典,当游长安时,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

拼音版

guòqínlóu··shuǐqīngchán

shuǐqīngchánxuānliángchuīxiàngshēngchūduànxiánjǐngxiàoliúyínghuàluóqīngshànrénjìngjiǔpínglánchóuguīmiáncángēngjiàntànniánhuáshùnrénjīnqiānmèngchénshūyuǎn

kōngjiànshuōbìnqièqióngshūróngxiāojīnjìngjiànlǎnchènshíyúnrǎnméifēnghóngtáijiàhóngdōubiànshuíxìnliáowèicáijiǎnjiāngyānqíngshāngxúnqiàndànmíngyǐngxiàháikànxīngshùdiǎn

作者简介

周邦彦

周邦彦

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