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西河·金陵怀古》由北宋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是一首咏史之作。全词三阕结构:上阕起调至“风樯遥度天际”,写金陵胜境;中阕由“断崖树”至“伤心东望淮水”,写金陵古迹并发出凭吊;下阕由“酒旗戏鼓甚至处市”至末,写目前景物及千古兴亡之思。
这首词艺术技巧很高,全词化用刘禹锡咏金陵之《石头城》和《乌衣巷》两首诗,但又浑然天成。它没有正面触及重大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景物描写作今昔对比,形象地抒发作者的沧桑之感,寓悲壮情怀于空旷境界之中,是怀古词中别具匠心的佳作之一,历来评价很高。
佳丽地(1),南朝盛事(2)谁记。山围故国(3)绕清江,髻鬟对起(4)。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5)遥度天际。
看着金陵这样繁华美丽的地方,有谁还记得南朝的繁华盛世?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昔日的故都尽是一片生机,环形的山峰相对而出。汹涌的波涛寂寞地拍击着这孤独地城池,小船扬起风帆,静静地驶向远方。
断崖(6)树、犹倒倚,莫愁(7)艇子曾系(8)。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9)来,伤心(10)东望淮水(11)。
那绝壁上的老树,仍然倒挂在山崖之上,莫愁湖里的小船,是谁把它系在岸边的?如今,这里只剩下往日的遗迹,只剩下郁郁苍苍的树木,浓重的雾气遮住了半个城墙。深夜,月亮越过城头上的矮墙,照到金陵城里,词人伤心地看着东面的秦淮河。
酒旗(12)戏鼓(13)甚处(14)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15),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酒旗飘扬,锣鼓喧天的热闹街市如今在哪里?回想过去,王谢两大家族曾经生活在这里。那飞翔的燕子不知道如今是何年月,它们一如既往地飞到巷子里,飞入寻常的百姓人家。夕阳的余晖中,燕子一边飞着一边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在述说千百年来,这里兴衰变迁的故事。
(1)佳丽地:指江南。更指金陵 。用南朝齐谢眺《入城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2)南朝盛事:自东晋灭亡列隋朝统一为止,中国历史上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南方有末,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皆建都于金陵。
(3)故国:故都,这里指金陵。金陵城面临长江,四周群山环抱,故云“山围故国”。
(4)髻鬟对起:以女子髻鬟喻在长江边相对而屹立的山。
(5)风樯:指代顺风扬帆的船只。樯:船上张帆用的桅杆。以上寄寓江山依旧而六朝繁华早已消歇的六朝兴亡之感。
(6)断崖:临江陡峭的崖壁。
(7)莫愁:南朝时的民间女子。
(8)系:拴缚。
(9)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10)伤心:一作“赏心”,指赏心亭。
(11)淮水:指秦淮河。它横贯南京城中,为南朝时都人士女游宴之所。
(12)酒旗:挂在酒店的酒招。
(13)戏鼓:演戏的场所。
(14)甚处:何处。
(15)燕子不知何世: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西河·金陵怀古》这是一首周邦彦著名的怀古诗,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至绍圣三年(公元1096)间,当时正是北宋末年,宋王朝危机四伏。词人仓猝间从杭州历经扬州、天长,一路颠簸来到南京任江宁溧水令。作者观景生情,写下了这篇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