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尉迟杯·离恨》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这是一篇抒写离愁之作。此词上阕抒写离开汴京时的情景;下阕前半忆旧,追忆京华岁月,后半又回到现实:“渔村双驿”,这与京都的“珠歌翠舞”的鲜明对比强化了落魄的凄楚。全词由景及情,由今及昔,写眼前景采用白描手法,叙写追思往事时用借物达意之法,尤其是结尾直抒性情,可谓大巧若拙,别具魅力。
隋堤(2)路。渐日晚、密霭(3)生深树(4)。阴阴(5)淡月笼沙(6),还宿河桥(7)深处。无情画舸(8),都不管、烟波隔前浦(9)。等行人、醉拥重衾(10),载将离恨(11)归去。
隋堤大路上,天色已晚,茫茫一片雾气迷漫着路旁的柳树。冷冷清清的月光,宛如给大地盖上一层轻轻的沙罩。我再一次住在河桥的深处。画船不知人间情意,只顾一直前行,任苍茫的烟波隔着前路。只等行人喝得大醉,又盖着厚厚的被套,它便载着伤心的离人带走,同时载走了多少的离别之情。
因思旧客京华(12),长偎傍(13)疏林,小槛(14)欢聚。冶叶倡条(15)俱相识,仍惯见(16)、珠歌翠舞(17)。如今向、渔村水驿(18),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19),梦魂(20)凝想(21)鸳侣(22)。
想到从前在京师,经常到树林边的亭台楼阁中游玩。青楼中的那些歌女都与我相识。我也看惯了她们的华丽装扮,和她们的动人舞姿。如今我一个人却宿在这小小的渔村水边,漫漫长夜难以度过,对着一缕青烟,我自言自语。谁知我孤单寂寞,来到我身边与我相伴。
(1)尉迟杯:词牌名,双调,上片48字,下片57字,仄韵。
(2)隋堤:隋炀帝大业元年重浚汴河,开通济渠,沿河筑堤,后称隋堤。
(3)密霭:浓云密雾。
(4)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5)阴阴:形容月色暗淡。
(6)淡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笼:笼罩。
(7)河桥:汴河上的桥。
(8)画舸:画船,即装饰华美的游船。
(9)浦:水边。
(10)重衾:两层被子。
(11)离恨:离别的愁苦。
(12)京华:京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13)偎傍:相互偎依的样子。
(14)小槛:窗下或者长廊上的栏杆。
(15)冶叶倡条:指歌妓。
(16)惯见:常见。
(17)珠歌翠舞:声色美妙的歌舞。
(18)水驿:水边的驿站。
(19)无聊:孤单寂寞。
(20)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21)凝想:聚精会神的想,痴痴地想。
(22)鸳侣:情人。
《尉迟杯·离恨》此词乃作者宦途中所作,抒写词人在运河之上、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