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郊外晓作》是隋代诗人王衡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侧面描写东方欲晓的场景,后二句通过诗人对物体的亮度和云层色彩的观感,正面描绘出曙色朦胧的情景。全诗运用了多感官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等艺术手法,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致描绘,流露出作者对山中清幽美景的喜爱,表现了作者对栖居山村生活的企羡之情和对高洁品性的追求。
残星(1)落檐外,余月(2)罢窗东(3)。
东方欲晓,仅剩的几颗星擦着屋檐落下去,挂在东窗外的一弯残月显得苍白无力。
水白先分色(4),霞暗未成红。
四周景物朦胧,江水因它的白色而可辨;天边朝霞犹暗,还没能呈现耀目的橙红。
(1)残星:天将明稀疏的星星。
(2)余月:天明将隐之月已失去夜间的清辉,称余月。
(3)罢窗东:停留在东窗外的天空。夏历月末,清晨月在东方。
(4)水白先分色:水光发白,显现于四周的一片暗景之中,所以说它“先分色”。分,辨别。
《宿郊外晓作》作年难以考证,具体创作时间当在夏历月末数日之间,当时作者夜宿郊外,拂晓时分见窗外景色而吟成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