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郊外晓作》是隋代诗人王衡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侧面描写东方欲晓的场景,后二句通过诗人对物体的亮度和云层色彩的观感,正面描绘出曙色朦胧的情景。全诗运用了多感官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等艺术手法,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致描绘,流露出作者对山中清幽美景的喜爱,表现了作者对栖居山村生活的企羡之情和对高洁品性的追求。
残星(1)落檐外,余月(2)罢窗东(3)。
东方欲晓,仅剩的几颗星擦着屋檐落下去,挂在东窗外的一弯残月显得苍白无力。
水白先分色(4),霞暗未成红。
四周景物朦胧,江水因它的白色而可辨;天边朝霞犹暗,还没能呈现耀目的橙红。
(1)残星:天将明稀疏的星星。
(2)余月:天明将隐之月已失去夜间的清辉,称余月。
(3)罢窗东:停留在东窗外的天空。夏历月末,清晨月在东方。
(4)水白先分色:水光发白,显现于四周的一片暗景之中,所以说它“先分色”。分,辨别。
《宿郊外晓作》作年难以考证,具体创作时间当在夏历月末数日之间,当时作者夜宿郊外,拂晓时分见窗外景色而吟成此诗。
《宿郊外晓作》此诗虽短,但短而有味。有味之处,在于诗人观寒的细腻和构思的严密。全诗四句,无不紧扣题目。首句“残星落檐外”即入手擒题,以“残星”点明“晓”字:残星稀疏,斜落檐外,必是夜色将尽,东方欲晓。次句接着写道:“余月罢窗东。”此时一弯淡月,正低悬于东窗之上。淡月疏星,相互映衬,便将人引入拂晓时分所特有的凄清、寂静的气氛中去。
此诗抓住与黎明有密切联系的几种景物下笔,准确地表现了黎明时分大自然的特点。前两句暗示了诗人的观察角度,也暗示了诗人观察时间之久,还暗示了时当农历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因为只有在农历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之间,月亮因比太阳早升起一、二个小时,晨月才在东方。如果说,此诗的前两句是侧写东方欲晓,那么,后二句便是诗人通过表现对于物体的亮度和云层色彩的观感,正面描绘出曙色朦胧的情景。“水白先分色”,一切都还在似隐似显之中,江水却因它的特殊的白色而清晰可辨,首先划破了黑暗。“霞暗未成红”,欲明犹暗的朝霞,还没能呈现耀目的红色,它呼唤着红日的出现。这是一个富于生发性的顷刻,须臾之间,将是朝霞满天,一轮红日,也将喷薄欲出。寥寥四句,只用四种景物,就把夜与昼交替时的景象刻划得逼真如见。
从手法上看,这首诗全用赋法,不涉比兴。古典诗歌中,描情状物一般很难离开比兴。这是因为诗歌是形象思维,而比兴正是加强形象性的重要手段。但这首诗却摈却比兴,纯用白描,同样取得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效果。在以镂金错彩为美,雕刻藻饰为能的六朝,它的出现,无疑会使人耳目一新。从思想上看,这首诗无意于讲理而自有理趣。它纯粹写景,并且是为写景而写景,没有寓意,不涉理路,不含感情,甚至连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观照自然也无迹可寻:倒像一位冷静的天文学家在探究天体演变的规律,只是把事物变化的情况客观地记载下来而已。然而,细细咀嚼,它却使人们领悟到一种哲理:旧的事物之所以能转变为新的事物,是因为旧的事物中已经产生了新的质素,当这种新的质素在母体中不断扩大,终于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旧的事物就蜕变为新的事物。黑夜让位给白昼,是因为有白水先给它“分色”,有时虽然暂时还“未成红”,但是却代表着太阳的朝霞为它送光。
《宿郊外晓作》这首小诗,体物熨帖,辞藻清丽,对仗工整,颇具齐梁小诗的风韵。由于采用五言形式,与七言比较,音节显得安闲平和,对于表现黎明之时的宁静氛围,也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