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赤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赤壁怀古词。因赤壁而怀东坡,因东坡遭贬而叹人生不平,因东坡怀古词赋而生千古兴亡之感。与坡公《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相比,稼轩更多执着现实,耿耿国忧。故其结处有长啸泣歌之举、天狭地窄难纳愤懑之悲。东坡词清雄超旷,稼轩词沉郁悲壮,此正苏辛之异。
雪堂(1)迁客(2),不得文章力(3)。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4)陈迹(5)。
遭贬的苏轼,写的文章没有用处。赋写曹刘的兴盛和衰亡,千百年来已消除得没有踪迹。
望中矶岸赤(6),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眺望江中突出的赤鼻矶和红色的岸石,还有直泻奔腾的江水,象瀑布样。半夜里一声长啸,天地生悲,容纳不了我这深广的愤懑,为我而变得狭窄。
(1)雪堂: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筑室于黄州东坡,取名“雪堂”。
(2)迁客:遭贬迁的官员。
(3)不得文章力:语出刘禹锡:“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为饱暖家。”
(4)泯:消失。
(5)陈迹:旧迹,过去的事情。
(6)矶岸赤:即赤壁。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
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辛弃疾曾出仕湖北,并在江西、湖北两处调任频繁,当年苏轼贬黄州曾游赤壁,辛弃疾在此地因相同境遇起兴,写下《霜天晓角·赤壁》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