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1),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2),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3)者,是(4)贵生(5)

人民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人民就难于统治。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注释

(1)有为:繁苛的政治,统治者强作妄为。

(2)以其上求生之厚:由于统治者奉养过于丰厚奢侈。

(3)无以生为:不要使生活上的奉养过分奢侈丰厚。

(4)贤:胜过的、超过的意思。

(5)贵生:厚养生命。

拼音版

dàojīngshízhāng

mínzhīshàngshíshuìzhīduōshìmínzhīnánzhìshàngzhīyǒuwèishìnánzhìmínzhīqīngshàngqiúshēngzhīhòushìqīngwéishēngwèizhěshìxiánguìshēng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