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这首诗首联写人生不同时段的感受;颔联、颈联明写「醉听清吟」对饮的乐趣,暗含对政治上遭冷遇的不满;尾联紧扣题意,作者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尾句的「一醉一陶然」,既表达了作者对挚友的深情厚谊,又表现出作者在现实面前的哀伤和愁苦。全诗言简意赅,语淡情深。
少时犹(1)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少年时尚不知为生计而忧虑,到老来谁还痛惜这几个酒钱?
共把十千(2)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3)。
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醉眼相看都已七十只差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4),醉听清吟(5)胜管弦。
闲来征求酒令穷搜经书史籍,酒醉聆听吟咏胜过领略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6),共君一醉一陶然(7)。
待到菊花黄时自家的酒酿熟,我再与你一醉方休共乐陶然。
(1)犹:还,尚且。
(2)十千:十千钱,言酒价之高以示尽情豪饮。
(3)七十欠三年: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都生于772年,写此诗时两人都六十七岁。
(4)征雅令穷经史:征,征引,指行酒令的动作。雅令,高雅的酒令,自唐以来盛行于士大夫间的一种饮酒游戏。穷,寻根究源。经史,满腹的经论才学。
(5)清吟:清雅的吟唱诗句。
(6)菊黄家酝熟:菊黄,指菊花盛开的时候,通常指重阳节。家酿,家中自己酿的酒。酝熟,一作“酿熟”。
(7)陶然:形容闲适欢乐的样子。
作者白居易晚年和刘禹锡交往甚密,唱和齐名,世称“刘白”。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政治上共遭冷遇,使两位挚友更为心心相印。他们都阅尽了人世沧桑,饱经了政治忧患,在宦海中浮沉了几十年。如今年近古稀,相对痛饮,从老后的失意寂寞,联想到少时的“不忧生计”,不禁感慨万端。二人相约饮酒时白居易便创作了《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