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
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
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望荆山》是南朝诗人江淹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八句写途中所见楚地的萧瑟秋景,因诗人心情寂寥,又睹秋景,眼中所见,尽皆萧条;后六句转入抒情,诗人自问自答,写年岁将尽引起的伤感。诗中用了大量的对句,遣词造句清秀自然,音调明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奉义(1)至江汉,始知楚塞(2)长。
钦慕正义来到了江汉,才知道楚地关塞险长。
南关(3)绕桐柏(4),西岳(5)出鲁阳(6)。
欲入南关得绕到桐柏,西端山岳则伸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7),秋日悬清光。
寒郊死寂飞鸟不留影,秋日孤悬清冷的辉光。
悲风桡重林,云霞肃(9)川涨。
凛冽寒风吹弯了重林,云霞变幻寒川水上涨。
岁宴君(10)如何,零泪沾衣裳。
已到岁暮君将奈若何?飞迸的泪水染湿衣裳。
玉柱(11)空掩(12)露,金樽坐含霜。
琴瑟空置不奏蒙寒露,金杯停饮凛然生寒霜。
一闻苦寒(14)奏,再使艳歌(15)伤。
一听苦寒行乐曲演奏,再闻艳歌行心更悲伤。
(1)奉义:指诗人奉朝廷之命来到江汉一带。
(2)楚塞:指荆山,古为楚国郢都的北部屏蔽。
(3)南关:指荆山南端的关口。
(4)桐柏:山名,在信阳以西的豫鄂两省之间。
(5)西岳:指荆山西部峰岭。
(6)鲁阳:关名,在今河南省鲁山县西南。
(7)无留影:没有留下阴影。
(8)挠:屈曲。
(9)肃:萧条。
(10)君:指建平王刘景泰。
(11)玉柱:借代瑟。
(12)掩:蒙上。
(13)尊:酒杯。
(14)苦寒:指乐曲《苦寒行》,为曹操北征高干时所作。
(15)艳歌:楚歌,楚地曲调。
据李善《文选注》记载,它是江淹将近三十岁时随宋建平王刘景素赴荆州时所作。曹道衡先生也指出:“江淹在景素(刘景素)任荆州刺史前,久已在他幕下,不得称‘奉义(慕义)’,且景素系由湘州赴任,江淹随行,似乎亦不会提到鄂北的桐柏、鲁阳等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