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花山寺壁

苏舜钦 〔宋代〕 苏舜钦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题花山寺壁》是北宋诗人苏舜钦所写的的一首七言绝句,主要写作者游玩花山寺的感慨。诗人观其景而发感,“花木”需要精心修剪护养,而“野草”应勤除,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革新除弊的企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1)不见草纵横(2)

花山寺是因鲜花繁多、美丽而得名,来到这里才发现,不见鲜花,只见杂草丛生。

栽培剪伐(3)勤力(4),花易凋零(5)草易生。

鲜花栽种的培养和修枝很重要,要勤奋努力,要知道,花是很容易凋零的,而杂草却是很容易就蔓延生长的。

注释

(1)繁英:繁花。

(2)草纵横:野草丛生。

(3)剪伐:指斩去枯枝败叶。剪,斩断。

(4)勤力:勤奋努力。

(5)凋零:凋落衰败。

创作背景

公元1044年(庆历四年)诗人被贬苏州之后,赋闲在家,一日外出游玩,来到花山寺,只见野草丛生,不见百花开放,觉得“花山寺”名不符实,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题花山寺壁》这首诗。

拼音版

huāshān

shānyīnhuāmíngfányīngjiàncǎozònghéng

zāipéijiǎnqínhuādiāolíngcǎoshēng

作者简介

苏舜钦

苏舜钦

北宋诗人、书法家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号沧浪翁,参知政事苏易简之孙。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人,迁居开封。景祐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庆历中,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岳父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杜衍,支持范仲淹改革,他遭反对派倾陷,被勤除名,退居苏州沧浪亭,以诗文寄托愤懑。诗与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文多论政之作,辞气慷慨激切。又工书法。著有《苏学士文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