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桥晚望

孟郊 〔唐代〕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洛桥晚望》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寒冰初结、路无行人、榆柳萧疏、万籁俱寂的萧瑟气氛,最后一句将视线延伸到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展示了盎然的意趣。全诗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天津桥(1)下冰初结,洛阳陌上(2)人行绝。

天津桥下的冰刚刚冻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几乎已经没了行人。

榆柳萧疏(3)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4)雪。

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皎洁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注释

(1)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

(2)陌上:即路上。东西走向小路即为“陌”。

(3)萧疏:形容树木叶落。

(4)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

创作背景

《洛桥晚望》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年)初,诗人随河南尹郑余庆为水路转运从事之时。

拼音版

luòqiáowǎnwàng

tiānjīnqiáoxiàbīngchūjiéluòyángshàngrénxíngjué

liǔxiāoshūlóuxiányuèmíngzhíjiànsōngshānxuě

作者简介

孟郊

孟郊(诗囚)

唐代著名诗人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时隐居嵩山。近五十岁才中进士,任溧阳县尉。与韩愈交谊颇深。其诗感伤自己的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孟东野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