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云间》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夏完淳的作品,该诗是诗人在故乡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被清兵逮捕时,写就的一首绝命诗,诗人最终不屈而死,年仅十七岁。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
三年(1)羁旅(2)客,今日又南冠(3)。
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
已知泉路(4)近,欲别故乡难。
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毅魄(5)归来日,灵旗(6)空际看。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1)三年:作者自南明弘光元年(公元一六四五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南明永历元年(公元一六四七年),共三年。
(2)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羁:停留。
(3)南冠:被囚禁的人。
(4)泉路:黄泉路,死路。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5)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灵
(6)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顺治三年,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夏,作者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别云间》就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