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鹧鸪天·桂花》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咏物词。此词盛赞桂花,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全词自始至终都像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风格独特,笔法巧妙,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颇得宋诗之风。
暗淡轻黄(1)体性柔(2),情疏(3)迹远(4)只香留。何须(5)浅碧深红色,自是(6)花中第一流。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7)。骚人(8)可煞(9)无情思(10),何事(11)当年不见收。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桂花不被收?
(1)暗淡轻黄:形容桂花的颜色是暗黄、淡黄、轻黄。
(2)体性柔:体质柔弱,性格和顺。体性:本指人的体貌与性情,这里指桂花。
(3)疏:疏放。
(4)迹远:桂树多生长于深山中,故云。
(5)何须:犹何必,何用。
(6)自是:自然是。
(7)画阑开处冠中秋:化用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花木。画阑:即画栏,指饰有彩绘的栏杆。冠:居于首位。
(8)骚人:指屈原,因其作《离骚》,故称其为“骚人”。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9)可煞:表示疑问,犹可是,是否。
(10)情思:情义。
(11)何事:为何,何故。
《鹧鸪天·桂花》此词作于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之后,作者与丈夫赵明诚居住青州之时。由于北宋末年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屏居乡里约一年之久。摆脱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纷扰,在归来堂上悉心研玩金石书画。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他们攻读而忘名,自乐而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