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姑恶,水禽,以其声得名。世传姑虐其妇,妇死所黄本作乃化。东坡诗云“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此句可以泣鬼。余行苕霅,始闻其声,昼夜哀厉不绝。客有恶之,以为此必子妇之不孝者,予为作后姑恶诗。
姑恶妇所云,恐是妇偏辞。
姑言妇恶定有之,妇言姑恶未可知。
姑不恶,妇不死。
与人作妇亦大难,已死人言尚如此!
《姑恶》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前四句是曲意维护礼教者的言辞,后四句是诗人自己的不平之鸣。诗中有揭露,有愤慨,有同情,没有什么描写、叙事,但构思巧妙别致,语言简劲有力。
序:姑恶,水禽,以其声得名。世传姑虐其妇,妇死所黄本作乃化。东坡诗云“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此句可以泣鬼。余行苕霅,始闻其声,昼夜哀厉不绝。客有恶之,以为此必子妇之不孝者,予为作后姑恶诗。
姑恶,是一种水鸟,因为它的叫声像“姑恶”而得名。世代相传婆婆虐待儿媳,儿媳死后化成姑恶鸟。苏东坡有诗说:“姑恶,姑恶!婆婆不恶,是当儿媳的命薄!”这诗句可以使鬼神为之感动。我到了苕溪和霅溪一带,才听到姑恶鸟的叫声,昼夜不停,哀怨凄厉。有的客人很烦恶,认为这一定是不孝顺的儿媳。为此,我写了这首《后姑恶》诗。
姑恶妇所云,恐是妇偏辞(1)。
婆母恶,婆母恶,那是做儿媳的片面之词。
姑言妇恶定有之(2),妇言姑恶未可知(3)。
婆说儿媳不孝,那肯定是事实,儿媳说婆婆凶恶,不知是否属实。
姑不恶,妇不死。
如果婆婆不凶恶,儿媳就不会被折磨致死。
与人作妇亦大难(4),已死人言尚如此(5)!
世上的儿媳真难做,死后还要被人说三道四。
(1)偏辞:片面的话。
(2)之:指妇恶的事实。
(3)未可知:未知是否属实。
(4)大难:非常困难。
(5)如此:即指前四句偏袒婆母而独责儿媳妇的一类话语。
《姑恶》该诗作于诗人早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至二十二年(1143—1152)这十年间,诗人在家乡附近(江苏昆山)荐严寺读书,其间曾赴礼部应太学试;绍兴二十三年(1153)又曾赴金陵应漕试;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及第,赴安徽宣城溧水岳家省视。这几次较大范围的远离家门的出游,使他广泛地接触了社会。他风露江湖,关心现实,着意农事,同情民瘼,创作了如《乐神曲》《催租行》等诗篇。《姑恶》一诗,大概是在赴礼部太学试途经苕、霅时所写,也正是他早期现实主义乐曲中的一章。
诗人听到了姑恶鸟的叫声,想起了关于“姑恶”的传说以及苏轼“姑恶诗”和厌恶姑恶的“客”之说法,于是诗人把悲愤激发到不吐不快的境地,继苏轼之后便写下了《姑恶》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