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圣女祠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重过圣女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歌咏一位“上清沦谪”的圣女及其居所圣女祠。首联点明“重过”和“沦谪”;颔联写圣女祠的景色,渲染祠堂的神秘气氛;颈联写圣女行踪飘忽;尾联追述当年初过时的际遇,抚今追昔。全诗融合了诗人自己遇合如梦、无所依托的人生体验,意境缥缈沉郁,含蓄地寄寓了诗人的今昔之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白石岩扉(2)碧藓(3)(4)上清(5)沦谪得归迟(6)

圣女祠的白石门边长满碧绿的苔藓,从上清仙境谪落此地迟迟未得回还。

一春梦雨(7)常飘瓦,尽日(8)灵风(9)不满旗(10)

春天里蒙蒙细雨常洒向大殿的青瓦,整日里神风微弱吹不动祠中的旗幡。

萼绿华(11)来无定所,杜兰香(12)去未移时。

萼绿华自由自在说来就来居无定所,杜兰香青童接驾说走就走立时归返。

玉郎(13)会此通仙籍(14)(15)天阶(16)(17)紫芝(18)

玉郎与圣女相会于此并给通报仙籍,圣女想一起登天阶服紫芝位列众仙。

注释

(1)圣女祠:指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与大散关之间的圣女神祠。或说托喻女道士居住的道观。

(2)岩扉:即岩洞的门。

(3)碧藓:即青苔。

(4)滋:滋生。

(5)上清:上清宫,道教的神仙洞府。《灵宝本元经》:“四人天外曰三清境,玉清、太清、上清,亦名三天。”

(6)沦谪得归迟:谓神仙被贬谪到人间,迟迟未归。此喻自己多年蹉跎于下僚。沦:一作“论”。

(7)梦雨:迷濛细雨。王若虚《滹南诗话》引萧闲语:“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

(8)尽日:犹终日,整天。

(9)灵风:神灵之风。

(10)不满旗:谓灵风轻微,不能把旗全部吹展。

(11)萼绿华:传说中女仙名。言是九嶷山中得道女子罗郁。晋穆帝时,夜降羊权家,赠权诗一篇,火浣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陶弘景《真诰·运象》说她年约二十,颜色绝整,曾于东晋升平三年十一月,夜降羊权家,从此常与往来,后授羊权以仙药引其登仙。

(12)杜兰香: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典出晋人曹毗所作《杜兰香传》。据传她是后汉时人,三岁时为渔父收养于湘江边,长至十余岁,有青童灵人自空而降,携之而去。临升天时谓其父曰:“我仙女杜兰香也,有过谪人间,今去矣。”

(13)玉郎:道家典籍中的仙官,掌管天府神仙典册。《金根经》:“青宫之内北殿上有仙格,格有学仙簿录,及玄名年月深浅,金简玉札,有十万篇,领仙玉郎所掌也。”此引玉郎,或云自喻;或云喻柳仲郢,时柳奉调将为吏部侍郎,执掌官吏铨选。

(14)通仙籍:即取得登仙界的资格(古称登第入仕为通籍)。仙籍,神仙的花名册。

(15)忆:此言想往,期望。

(16)天阶:天路的台阶。指天宫。

(17)问:求取。

(18)紫芝:传说中的仙草,服之可以成仙。

创作背景

题内的“圣女祠”,或以为实指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与大散关之间的圣女神祠。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冬,兴元军节度使令狐楚病卒,李商隐随丧回长安,途经这里,曾作《圣女祠》诗。据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末至大中十年(856年)初,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奉调还朝,李商隐又随自梓州返回长安,再次往返这里。于是写此诗寄托感慨,因题作“重过圣女祠”。

关于此诗的创作契机,众说纷纭。纪昀认为是“刺女道士之淫佚”。冯浩在比较前人评论的基础上,认为诗人是“全以圣女自况”。但近人朱偰作《李商隐诗新诠》,则干脆将它们都列入爱情诗内,以为是为怀恋他在玉阳山学道时结识的女道友宋华阳姐妹而作。至于哪一种说法符合实际,尚待考证。

拼音版

chóngguòshèng

báishíyánfēixiǎnshàngqīnglúnzhéguīchí

chūnmèngchángpiāojìnlíngfēngmǎn

è绿huáláidìngsuǒlánxiāngwèishí

lánghuìtōngxiānxiàngtiānjiēwènzhī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