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路

邹浩 〔宋代〕 邹浩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咏路》是宋代诗人邹浩的一首五言古诗,是作者在贬谪岭南的途中所作。这首咏物诗,借路的思索表现了对人生之路的多种联想,意蕴深广。首句点题写出了赤路的曲折蜿蜒也让人想到沿途环境的险恶。次句写赤路漫长。三四句写路的曲折和起伏。末两句发问为什么偏偏要随着这条龙蛇般的赤路俯仰上下,这一问既是对朝中权奸和谗人的责问,又是作者对人生道路的疑问,还让人结合自己的际遇拷问人生之路,真可谓言浅而意深,意余象外。

诗中以不知几千丈长的龙蛇来比喻漫长的旅途和在千山万水之间盘旋上下的贬谪之路,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上下仕途、俯仰无愧的人生之路。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赤路(1)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赤色的道路如像龙蛇,蜿蜒曲折不知有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出没在山水之间,一会儿向下一会儿又朝上。

伊予(2)何为(3),与之同俯仰。

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跟这险恶的道路时俯时仰?

注释

(1)赤路:南方称“赤”,又多红土,广西多赤土,道路蜿蜒曲折,故云。

(2)伊予:即“予”,我。伊:语助词,无义。

(3)何为:为何,为什么。

创作背景

《咏路》从该篇意思来看,这首诗是作者在贬谪岭南的途中所作。邹浩是北宋绍圣(1094-1098)以后著名的诤臣之一,一生忠正方直,因敢于直谏,两次被流放岭南。此诗虽不能确定究竟作于何时,却能概括他两次被流放的感慨。

拼音版

yǒng

chìlóngshézhīqiānzhàng

chūshānshuǐjiānxiàshàng

wéizhītóngyǎng

作者简介

邹浩

邹浩

北宋文学家、官员

邹浩(1060—1111),字志完,自号道乡,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进士。哲宗元韦占中曾任太常博士。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除右正言,因忤章悖,除名停勒,羁管新州。徽宗朝官至中书舍人、吏部、兵部侍郎,又因忤执政者出为州府官,又贬衡州别驾,永州安置,至除名停勒,窜昭州。1107年(大观元年),复直龙图阁。宋高宗时,赠宝文阁学士,卒谥忠。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