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

李清照 〔宋代〕 李清照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是相传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咏梅词,此词上片直接描写梅花,表示探梅时间又晚的惋惜;下片写与客人宴饮唱歌,共同评点梅花,表达惜花之情。全词写景细腻,抒情婉转,写梅之神态、赏梅情景颇为细致,而表达探梅又晚的微惋、劝告莫误花期的含蓄,则曲折婉转,耐人寻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玉瘦(3)香浓,(4)深雪散。今年(5)(6)梅又晚。江楼楚馆(7)云闲水远(8)。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细细的梅枝,浓浓的梅香,馨香一直持续到雪化。想起赏梅,发现已经过了赏梅时节,只剩下遗憾。寄居在外,路途漫漫。白日如此漫长,倚栏望去。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9)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10)、数声羌管(11)

宴上客人来来去去,杯中满是美酒。歌声唱合,如行云流水。那些最早开花的梅枝要在它们还没开败时,就要多采剪。人身的聚散本是匆匆,独上西楼,听那幽怨的羌笛声。

注释

(1)殢人娇:词牌名。一名“恣逍遥”。此词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六句、四仄韵。

(2)后亭梅花开有感:此题一作“后亭梅开有感”。而赵万里辑《漱玉词》、张寿林辑《漱玉词》皆无题。

(3)玉瘦:比喻梅花的清秀之姿。

(4)檀:比喻花的香味。

(5)恨:遗憾。

(6)探:观赏。

(7)江楼楚馆:泛指旅舍。

(8)云闲水远:形容行程遥远。

(9)南枝:向阳梅枝,最先发花。

(10)西楼:指思妇住处。

(11)羌管:即羌笛。笛曲中有《梅花落》,甚为凄凉。

创作背景

《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这是一首咏物词。此词最早见于宋代黄大舆《梅苑》九引上阕,不注撰人。根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云:“吾友黄载万歌词。.....所居斋前,梅花一株甚盛,故录唐以来词人才士之作,凡数百首,为斋居之玩,命曰《梅苑》。”赵万里辑《漱玉词》云:“案《梅苑》九引上阕,不注撰人。《花草粹编》题为李词者,其所据《梅苑》,殆较今本为善故也。兹并校之。”王仲闻《校注》本云:“旧本《梅苑》今不可见,传本《梅苑》既不注撰人姓名,或《花草粹编》误题清照姓名,亦不可知。只能存疑。”而后世编著者编辑此词时大多沿袭《花草粹编》,题为李清照,并认为是李清照年轻时的作品。此词在《梅苑》和《花草粹编》中题为“后亭梅花开有感”,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题为“后亭梅开有感”。据词题与词意可知,此词为作者看到后亭梅花开放而自伤情多而作。

拼音版

rénjiāo··hòutíngméihuākāiyǒugǎn

shòuxiāngnóngtánshēnxuěsànjīnniánhèntànméiyòuwǎnjiānglóuchǔguǎnyúnxiánshuǐyuǎnqīngzhòuyǒngpíngláncuìliánjuǎn

zuòshàngláizūnqiánjiǔmǎnshēnggòngshuǐliúyúnduànnánzhīchāgèngpínjiǎnzhídài西lóushùshēngqiāngguǎn

作者简介

李清照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