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陶渊明 〔魏晋〕 陶渊明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赴任途中,而反复抒发对田园自由生活的深深怀念之情,反映了诗人出仕与复归的矛盾心理。全诗可分四段。首四句为第一段,自叙年轻时淡泊自持之志;次四句为第二段,对自己的出仕之缘由作了解释;接着八句为第三段,叙述诗人旅途所感;最后四句为第四段,叙写诗人今后立身行事的打算。此诗情景交融,语言看似平淡,实为精妙。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弱龄(4)寄事外(5)委怀(6)在琴书。

年少寄情人事外,倾心只在琴与书。

被褐(7)欣自得(8)屡空(9)晏如(10)

身穿粗衣情自乐,经常贫困心安处。

时来(11)(12)冥会(13)宛辔憩(14)通衢(15)

机会来临且迎合,暂时栖身登仕途。

投策(16)命晨装(17),暂与园田(18)

弃杖命人备行装,暂别田园相离去。

眇眇(19)孤舟(20)绵绵(21)归思(22)(23)

孤舟遥遥渐远逝,归思不绝绕心曲。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24)

此番行程岂不远?艰难跋涉千里余。

目倦(25)川途异(26),心念山泽居(27)

异乡风景已看倦,一心思念园田居。

望云惭高鸟(28),临水愧游鱼(29)

看云羞对高飞鸟,临河愧对水中鱼。

真想(30)(31)在襟,谁谓形迹拘(32)

真朴之念在胸中,岂被人事所约束?

聊且(33)化迁(34),终返班生庐(35)

且顺自然任变化,终将返回隐居庐。

注释

(1)始作:初就职务。

(2)镇军参军:镇军将军府的参军。镇军是镇军将军的简称。

(3)曲阿:地名,在今江苏丹阳。

(4)弱龄:少年。指二十岁时。弱:幼。

(5)寄事外:将身心寄托在世事之外,即不关心世事。

(6)委怀:寄情。

(7)被褐:被(pī),同“披”,穿着。褐(hè):粗布衣服。《老子》:“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8)欣自得:欣然自得。

(9)屡空:食用常常空乏,即贫困。《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是说颜回的道德学问已是差不多了,但常常食用缺乏。诗人在这里即以颜回自比。

(10)晏如:安乐的样子。

(11)时来:机会到来。时:时机,时运。

(12)苟:姑且,暂且。

(13)冥会:自然吻合,暗中巧合。

(14)宛辔憩:宛,屈,放松。辔(pèi ):驾驭牲口的缰绳。憩(qì):休息。

(15)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这里比喻仕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偶然遇上了出仕的机会,姑且顺应,暂时游迹于仕途。

(16)投策:丢下手杖。投,弃,搁下。

(17)命晨装:使人早晨准备行装。

(18)疏:疏远。这里是分别的意思。

(19)眇眇:遥远的样子。《九章·哀郢》:“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20)逝:去,往。

(21)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

(22)归思:思归之情。

(23)纡:萦绕,缠绕。

(24)登降千里余:这句和上句是说我这次旅程难道不远吗?跋山涉水也有一千余里。登降:上山下山,指路途跋涉艰难。登,指登山。降,指临水。

(25)目倦:谓看得厌倦了。

(26)川途异:指途中异乡的景物。一作“川途永”。

(27)山泽居:指山水田园中的旧居。

(28)惭高鸟:对高飞的鸟感到惭愧,感叹自己不如鸟自由。

(29)愧游鱼:对游鱼感到惭愧。

(30)真想:纯真朴素的思想。《淮南子·本经》:“质真而素朴。”

(31)初:当初,早年。

(32)谁谓形迹拘:此句即《归去来兮辞》中所说“既自以心力行役”的反意,表示内心本不愿出仕。形迹拘:为形体所拘。形迹,指形体所为。拘,拘束,约束。

(33)凭:任凭,听任。

(34)化迁:自然造化的变迁。

(35)班生庐:指仁者、隐者所居之处。班生指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他在《幽通赋》里说“里上仁之所庐”,意谓要择仁者草庐居住。庐,房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陶渊明四十岁。元兴二年(403)十二月,楚王桓玄篡晋即皇帝位,改元永始。元兴三年(404)二月刘裕被众臣推为盟主,率部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起事。三月攻入建康,被推为使持节、八州军事都督、徐州刺史。这期间,刘裕行镇军将军(战乱中,无诏书任命,这里的“行”是暂用的意思)。军府设在京口。陶渊明当时为生活所迫,出任镇军将军府的参军,在赴京口上任行经曲阿(今江苏丹阳)途中,他写下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首诗。

拼音版

shǐzuòzhènjūncānjūnjīngēzuò

ruòlíngshìwàiwěihuái怀zàiqínshū

xīnkōngchángyàn

shíláigǒumínghuìwǎnpèitōng

tóumìngchénzhuāngzànyuántiánshū

miǎomiǎozhōushìmiánmiánguī

xíngyáodēngjiàngqiān

juànchuānxīnniànshān

wàngyúncángāoniǎolínshuǐkuìyóu

zhēnxiǎngchūzàijīnshuíwèixíng

liáoqiěpínghuàqiānzhōngfǎnbānshēng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

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有《陶渊明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