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岳阳楼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题岳阳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元和十四年(819)春,白居易自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岳阳时留下的作品。诗人几经贬谪,不堪流离漂泊之苦,所以在他描写湖光山色的风景诗中,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怨和对京城的眷恋之情。这首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寓情于景,把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描绘优美动人的景色时,毫不掩饰地向读者敞开自己的心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岳阳城下水漫漫(1),独上危楼(2)(3)曲阑。

岳阳城下的江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独上高楼倚靠着栏杆眺望。

春岸绿时连梦泽(4),夕波红处近长安。

春天,草木的绿色与远处洞庭湖的水色相接,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红波近处,似乎就是国都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岸边山上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哭得凄惨,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还有许多困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5)华堂(6)(7)与贵人看。

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注释

(1)漫漫: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

(2)危楼:高楼。

(3)凭:倚、靠。

(4)梦泽:即云梦泽,古代面积极大,包括长江南北大小湖泊无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到唐代,一般称岳阳南边的青草湖为云梦。

(5)图障:画幅,画幛。唐人喜画山水为屏障,张挂在厅堂上。

(6)华堂:华丽的厅堂。

(7)张:张挂。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春天,四十八岁的白居易终于结束了四个年头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的生涯,赴任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他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途经岳州(今湖南岳阳)时,登上洞庭湖畔的岳阳楼,眺望那烟波浩渺、优美如画的无边春景,写下了《题岳阳楼》。

拼音版

yuèyánglóu

yuèyángchéngxiàshuǐmànmànshàngwēilóupínglán

chūnàn绿shíliánmènghóngchùjìnchángān

yuánpānshùyàndiǎnfēinán

wéikānhuàzhànghuátángzhāngguìrénkàn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