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
龙湫一派天下无,万口赞扬同一舌。
行行路入两山间,踏碎苔痕屐将折。
山穷路断脚力尽,始见银河落双阙。
矩罗宴坐看不厌,骚人弄词困搜抉。
谢公千载有遗恨,李杜复生吟不彻。
我游石门称胜地,未信此湫真卓越。
一来气象大不侔,石屏倚天惊鬼设。
飞泉直自天际来,来处益高声益烈。
溟池倒泻三峡流,到此谁能定优劣。
雁山佳趣得要领,一日尽游神恶亵。
骊龙高卧唤不应,自媿笔端无电掣。
轮囷萧索湍不怒,非雾非烟亦非雪。
我闻冻雨初霁时,喷击生风散空阔。
更期雨后再来看,净洗一生烦恼热。
《大龙湫》是南宋楼钥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首四句以听闻引出亲历,点出雁荡奇绝、龙湫尤最的纪游主旨。继后二十四句一气直贯,描写所见“龙湫”景象;末两句笔势一转,在写尽豪壮雄奇景色后忽“更期雨后”“净洗烦热”,昭然揭示出诗人继激荡热烈后对清凉幽寂境界的虔心向往。全诗写纪游,先闻后见,皆极形象贴切,生动活泼,其构思神奇,描写细密,且笔力雄壮劲健,读来铿锵有力,虎虎生气,与大龙湫的雄伟气象恰相匹配。
北上太行(2)东禹穴(3),雁荡山(4)中最奇绝。
我北上游历了太行山,又向东到过会稽山。群山诸壑中最奇绝的还是雁荡山。
龙湫一派(5)天下无,万口赞扬同一舌。
雁荡山中的大龙湫更是天下绝无仅有,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赞扬这一壮丽景观。
行行路入两山间,踏碎苔痕屐(6)将折。
走在雁荡山的山间小路上,踏碎了青苔,也几乎把木展折断。
山穷路断脚力尽,始见银河落双阙(7)。
山穷路断腿脚疲软,才看见一道银河从高处跌落下山。
矩罗(8)宴(9)坐看不厌,骚人弄词困搜抉。
这壮丽的景色围坐静观久看不厌,骚人词客对它也无法找到适当的语言。
谢公(10)千载有遗恨,李杜(11)复生吟不彻(12)。
当年的谢灵运未游此地终生遗憾,李白杜甫如果再世也会对它吟赞不断。
我游石门称胜地,未信此湫真卓越。
我曾游览堪称胜景的石门,却没有想到这大龙湫更加卓越不凡。
一来气象大不侔(13),石屏倚天惊鬼设。
这里的风景气象无法比拟,倚天的石壁真可谓鬼斧神工。
飞泉直自天际来,来处益高声益烈。
飞流直下恰如来自天际,落差愈大水声愈加喧闹无比。
溟池(14)倒泻三峡流,到此谁能定优劣。
这水如同天池倾泻,如同从三峡流出,水势湍急,谁能分出三者之间的差距。
雁山佳趣得要领,一日尽游神恶亵(15)。
雁荡山的山水情趣要好好领略,一日尽游雁荡山,那是对山神的轻慢。
骊龙(16)高卧唤不应,自媿笔端无电掣(17)。
眼前的大龙湫像黑龙高卧不动声色,我自愧无法用手中的笔唤醒它,使它风驰电掣。
轮囷(18)萧索湍不怒,非雾非烟亦非雪。
此时的水流并不汹涌,仅仅是沿着岩壁弯曲而下,飞沫四溅,不像烟、不像雾,也不像雪。
我闻冻雨(19)初霁(20)时,喷击生风散空阔。
但是我听说如果是暴雨初晴,这大龙湫就要奔腾咆哮,撞击岩石,挟着呼啸的风声向四处喷射。
更期雨后再来看,净洗一生烦恼热。
我多么期望着雨后再来观赏,用那汹涌的瀑布产生的凉风,洗净一生的烦恼和燥热。
(1)大龙湫:天然水池名,在浙江省乐清县境内的雁荡山中。湫,水池。
(2)太行:指太行山,绵延于今河南、山西、河北境内。
(3)禹穴:相传为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省绍兴会稽山上。
(4)雁荡山:今浙江省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因主峰雁湖岗上有着结满芦苇的湖荡,年年南飞的秋雁栖宿于此,因而得名。
(5)一派:量词,形容龙湫景色。
(6)屐:木头制成的鞋。
(7)阙:本指高楼,此指岩石高耸处。
(8)矩罗:围成一圈。
(9)宴:长时间。
(10)谢公: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诗多写浙地佳山水,此指尚未描摹大龙湫之景。
(11)李杜: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
(12)吟不彻:吟不完。彻,结束。
(13)侔:相等。
(14)溟池:传说中的天池。
(15)亵:轻慢。
(16)骊龙:黑色的龙。
(17)电掣:如电光飞快闪过。
(18)轮囷:弯曲状。
(19)冻雨:暴雨。
(20)霁:雨后初晴。
考作者楼钥行踪,只在宋孝宗乾道五、六年(1169、1170)随其舅父汪大猷使金时去过北方,写有《北行日录》,北上太行当在此时。据此,诗必写于作者北行南归以后。又大龙湫在今浙江乐清县境内之雁荡山中。淳熙年间(1174~1189),作者曾出知温州(治所在今浙江温州),乐清为其属县。诗很可能即写于知温州任内。
《大龙湫》这首诗集中描写了大龙湫瀑布的雄奇壮丽,却并不单调。全诗可分为三层,三层都以瀑布为中心,而又写法各异。第一层,诗人先以“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的比较方式定下基调,接着又用“龙湫一派天下无,万众赞扬同一舌”的定论式的语言来突出大龙湫为天下第一奇绝。接着写大龙湫位于深山峡谷之中,路隘、苔滑,崎岖难行,险些把专门登山穿的木展的齿都折断了。经过一番艰难之后,始见瀑布高悬,好象从天宫降下一样。面对如此奇观绝景,同行都围坐静观,久看不厌。进而从壁上留下的前人摩崖,联想到古代有多少诗人文士为这奇异景色所动。
也难于找到恰当的语言来形容它,又一次突出大龙湫景色奇绝难言。然后举出几个古代有代表性的诗人,再一次坐实大龙湫的奇绝确为天下之冠:南朝诗人谢灵运最喜欢登山临水,又善于描写山水,是有名的山水诗人,但他没有到过雁荡山,未曾目睹大龙湫的奇观绝景,会因此而遗恨千载。李白、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如果他们复生,看见大龙湫的壮丽景色,定会吟咏不绝,写出优美动人的诗歌。这样,诗人就从大龙湫与其他奇山异水的比较和万众一口的赞扬之中,从自己及同行的观感之中,从对前代诗人也会对此奇绝景色所倾倒的想象之中,写出了大龙湫景色的奇绝为天下所无。
在从不同角度突出大龙湫的奇观绝景为天下所无之后,诗的第二层转入对大龙湫景色作比较冷静的探索和较为细致的描写。诗人先举出石门两相比较之后,从气象上突现了大龙湫的特点,在于它象屏风一样的倚天石壁和来自天际的飞瀑所形成的奇异景象和磅礴气势,简直是鬼斧神工。接着,诗人以倒泻的溟池和湍急的三峡,进一步描绘了大龙湫瀑布自高处倾泻而下,奔腾汹涌。读至此,约略可以了解到大龙湫最主要的特点了。
诗的第三层推开一步,写出大龙湫的奇绝之处尚多,并且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眼前是久晴未雨的景象:湍急而不汹涌的瀑布,沿着陡峭的岩壁轮园而下,飞沫迷蒙,在空中飘浮,似烟非烟,似雾非雾。接着,想象冻雨初霁,山洪暴发时的瀑布:奔咆哮的瀑布,喷射而下,撞击着岩石,山鸣谷应,山谷生风。而这壮阔的场面正是作者最希冀见到的,他期望雨初霁时再来观看,愿借这汹涌瀑布产生的凉风,洗净一生的烦恼、焦灼。关于何样的“烦恼热”,作者没有明说,也就只好由读者根据诗人写作时的处境与思想去体味了在写法上,诗人注意到尽可能使笔力曲折,富于变化。在第一层中,诗人在把大龙湫与其他山水作比较,以及引出几辈古人来突出大龙湫的奇绝之中,插入对大龙湫处所的描写。这不仅能使诗意更加深邃,而且也为下面描写大龙湫瀑布的高度和奇险作了铺垫。第二层带着一种冷静的探索和比较,诗也就带着一些议论的味道。但在用石门、池和三峡与大龙湫作比较时,角度和结论都有差别,而显得不重复、板滞。第三层以“雁山佳趣须要领”的议论领起,转入下面对暴雨前后景象不同的描写。用“骊龙高卧唤不应,自愧笔端无电”,来表现枯水时的瀑布,愧叹自己的笔不能象闪电那样发出惊人的力量,唤醒卧龙,使眼前轮萧索的瀑布立刻奔腾喧嚣起来。既富于想象,又增加了诗的气势。
《大龙湫》全诗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大龙湫的奇观绝景,长处是笔力雄劲,颇多健句。但是多从虚处落笔,形象的描绘较少。而李白那首描写庐山瀑布的五言古诗,全诗二十二句,直接而形象地描绘瀑布的就有十四句之多。象“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数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拂穹石。”有色有声,神采飞动。苏轼《开先漱玉亭》对庐山开先禅院瀑布的描写:“擘开青玉峡,飞出两白龙。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余流滑无声,快泻双石。”也极生动而有气势。与之相比,楼钥此诗之写瀑布,就显得才气稍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