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重经黄鹄前,故人仍得暂留连。
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
照野已惊横雉堞,蔽江行见下楼船。
灞陵醉尉无人识,漫对云峰说旧年。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是宋代诗人叶梦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作于南宋小朝廷与金人达成议和之后,诗中描绘了故友重逢、时局动荡、国防薄弱、诗人虽官小但却有复国之志,表现了两位友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和议的深为不满。全诗诗意悲慨苍凉、情辞苦涩。
客路重经黄鹄(1)前,故人仍得暂留连。
仕宦生流浪惯,又来到黄鹄山前。老朋友久别重逄,多少心中事,悲痛难言。
长枪大剑笑安用,白发苍颜空自怜。
笑问手上长枪、腰间大剑可似当年,如今白发满头尘满面,空辛苦,有谁怜。
照野已惊横雉堞(2),蔽江行见下楼船。
战地前沿,城头雉堞起烽烟,江防易破,敌舰如云快似弦。
灞陵醉尉(3)无人识,漫对云峰说旧年。
最可惜的是,灞陵醉尉,愚忠戇直无人识。对着云山冷笑,强忍悲愤,不愿说当年。
(1)黄鹄:黄鹄山,镇江名山。
(2)雉堞:城上排列如齿状的作掩护用的矮墙,此指防守的堡垒。
(3)醉尉:语出《李广列传》,诗人以之自喻。
高宗绍兴八年戊午(1138年),和议开始之后,当时主和派窃取了大权,南宋小朝廷媚敌求和,执行投降政策将成事实,诗人此时以江东安抚制置叶梦大使兼知建康府的身份,在赴任途中,道经镇江,怀着满腔悲愤,访晤了知得镇江府友人刘季高,感叹时事,赋呈此诗,表现对国事的共同忧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