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五首·其五

李贺 〔唐代〕 李贺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晴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感讽五首》是一组讽喻诗,五首诗均有相似的思想与风格,皆为刺世抒情之作,从不同角度对现实进行讽喻。《感讽五首·其五》以写景为主,最后发出读书无成的感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石根(1)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山脚下是明净清澈的秋水,山石旁是枯瘦伶仃的秋草。

侵衣野竹香,蛰蛰(2)垂叶厚。

丛密的野竹散发出阵阵清香,肥大的树叶层层堆积在小径上。

(3)中月归来,蟾光(4)空秀(5)

月亮从小山上爬上来,将如水的月光酒在山岗上。

桂露(6)仙娥(7),星星下云逗。

晶莹的露珠,逗留在桂叶上,同云彩下闪烁的星星,相映成趣。

凄凉栀子(8)落,山(9)泣晴漏。

山居如此静谧,仔细听去除了石缝中滴答的山泉,还可听见成熟的山果坠落的声音。

下有张仲蔚(10),披书案将朽。

当年的张仲蔚,就这样隐居在山间,整日读书。

注释

(1)石根:山脚。

(2)蛰蛰:众多的样子。

(3)岑:山小而高。

(4)蟾光:月光。

(5)空秀:一作“云秀”。

(6)桂露:一作“秋露”。

(7)仙娥:指嫦娥。

(8)栀子:又名黄栀子,茜草科木本植物。

(9)璺:开裂。

(10)张仲蔚:东汉隐士,博学有文才,“好作诗赋”,然而穷困不堪,“所居蓬蒿没人”(晋挚虞《三辅决录注》)。

创作背景

《感讽五首》这是李贺对现实有所感慨而作的一组讽喻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当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李贺担任奉礼郎期间。

拼音版

gǎnfěngshǒu··

shígēnqiūshuǐmíngshípànqiūcǎoshòu

qīnzhúxiāngzhézhéchuíhòu

cénzhōngyuèguīláichánguāngguàkōngxiù

guìduìxiānéxīngxīngxiàyúndòu

liángzhīluòshānwènqīnglòu

xiàyǒuzhāngzhòngwèishūànjiāngxiǔ

作者简介

李贺

李贺(诗鬼)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有“诗鬼”之称,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全唐诗》存诗5卷。有《昌谷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