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中列远岫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

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

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窗中列远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前两句总写从谢朓楼的窗户中所看到的自然美景。中间六句详细描写了远山的美丽景色。最后四句写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感受,还写了登谢朓北楼的感受。这首诗语言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天静(2)秋山好,窗开晓翠(3)通。

天气平静秋山多么美好,早晨开窗便与翠绿接通。

遥怜峰窈窕(4),不隔竹朦胧(5)

遥望峰峦幽远令人喜爱,近处竹枝葳蕤未能遮蒙。

万点(6)虚室(7),千重叠远空(8)

看那万点幽深如同虚室,瞧那千重碧绿叠上远空。

列檐(9)(10)秀气,缘隙助清风(11)

绿色列满檐前凝聚秀气,绿色映入竹间更助清风。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12)中。

碧绿招人爱于开帘之后,景色最鲜明在反照之中。

宣城郡斋(13)在,望与古时同。

谢眺的郡斋到今天还在,开窗望与古时完全相同。

注释

(1)岫:山峰。《尔雅》:“山有穴曰岫。”

(2)天静:澄静、宁静的天空。

(3)晓翠:知道、懂得的意思,作动词用。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名曰“晓翠堂”,为元妃省亲期间所用,上题“桐剪秋风”匾额。

(4)窈窕:指深远貌。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窈窕以寻壑。”

(5)朦胧:看不分明,不清楚。这里是指一种美的境界。

(6)当:作动词用,面对着。

(7)虚室:空室。 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8)叠远空:其翠通不隔音,见系重并叠远空。

(9)列檐:排列的廊檐。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

(10)攒:积聚。

(11)清风:徐徐吹来之风。

(12)反照:山光之明最宜昏中返照。

(13)宣城郡斋:指谢朓北楼。

创作背景

唐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在哥哥白幼文和任宣州溧水县令的叔叔白季康的介绍下,参加了宣歙观察使崔衍举行的乡贡考试,应试中正是这首五言排律《窗中列远岫诗》和另一首《宣州试射中正鹄赋》,以横溢的才华赢得了崔衍的赏识,白居易和另一个秀才侯权一起,被推举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所以《窗中列远岫》这首诗是应试之作。

拼音版

chuāngzhōnglièyuǎnxiù

tiānjìngqiūshānhǎochuāngkāixiǎocuìtōng

yáoliánfēngyǎotiǎozhúménglóng

wàndiǎndāngshìqiānzhòngdiéyuǎnkōng

lièyánzǎnxiùyuánzhùqīngfēng

àixīnqínghòumíngfǎnzhàozhōng

xuānchéngjùnzhāizàiwàngshítóng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