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访同年李夷伯子真于河上子真以诗谢次韵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十年不见犹如此,未觉斯人叹滞留。

白璧明珠多按剑,浊泾清渭要同流。

日晴花色自深浅,风软鸟声相应酬。

谈笑一樽非俗物,对公无地可言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闰月访同年李夷伯子真于河上子真以诗谢次韵》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为访友诗,首联的散文句式,既有叙述二人交谊的作用,又真切地传达了作者睽违十年再见朋友的感慨。中间两联,一说理,写景,而景理交织,不仅以劝慰来表达作者对朋友的关心,更以“自深浅”之“自”,在主张和光同尘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内心仍然坚持的拒绝世俗、高洁自守的生活态度。尾联对首联的回应,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则使诗篇有一个完整的叙述结构,就像作者向朋友谈心,虽然谈到的是很深刻的生活哲理,读来却很亲切。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十年不见犹如此,未觉斯人(1)滞留(2)

十年不见你还是这样,没觉得你感叹滞留。

白璧明珠多按剑(3)浊泾清渭要同流(4)

白壁明珠招惹人按剑相向,浊泾水和清渭水总要汇合同流。

日晴花色自深浅,风软鸟声相应酬。

日色晴朗花色各见深浅,和风轾软鸟声似在互相应酬。

谈笑一樽非俗物(5),对公无地可言愁。

杯酒谈笑我们都非俗物,对着你实在不容我说忧愁。

注释

(1)斯人:这人。

(2)滞留:官职的沉沦不得升迁。

(3)白璧明珠多按剑:谓才高为人所忌。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4)浊泾清渭要同流:谓清浊虽有别,不妨一起流。《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同流:《尚书·毕命》:“敝化奢丽,万世同流。”

(5)俗物:《世说新语·排调》记嵇康、阮籍等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到,阮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戎笑曰:“卿辈意亦复可敗邪!”

创作背景

《闰月访同年李夷伯子真于河上子真以诗谢次韵》这首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闰正月。治平四年(1067年)作者与李子真同榜中进士。十一年来,李子真仕途坎坷,沉沦下僚,故人重逢,感慨良多。作者此时任国子教授,访问了李子真。李作诗感谢,此诗即依李诗原韵作答。

拼音版

rùnyuèfǎng访tóngniánzhēnshàngzhēnshīxièyùn

shíniánjiànyóuwèijuéréntànzhìliú

báimíngzhūduōànjiànzhuójīngqīngwèiyàotóngliú

qínghuāshēnqiǎnfēngruǎnniǎoshēngxiāngyìngchóu

tánxiàozūnfēiduìgōngyánchóu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