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欧阳修 〔宋代〕 欧阳修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是北宋文人欧阳修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主人公凭栏远眺的感受,引出离别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离别相思的典故,使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全词以写意为主,全凭涵咏的意境取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栏干十二独凭春(2)晴碧(3)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春天的日子,独自凭栏远眺,倚遍了一个个栏杆。这是一个晴日,碧绿的芳草绵延,与天边的云彩相连。放眼远处,辽阔无际,千里万里,时令正是盛春的二月三月间,远行之人啊,你去也,行色匆匆,令我愁苦无穷。

谢家池(4)上,江淹浦(5)畔,吟魄(6)离魂(7)。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8)

谢家池塘边,江淹浦的岸边,独自吟诗颂苦。怎能承受哟,黄昏时节,又飘落几点疏疏的雨滴,更何况,此时此地,又想起了远行之人。

注释

(1)少年游: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词谱》卷八调见《珠玉词》,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

(2)独凭春:春天时独自倚栏远眺。

(3)晴碧:指蓝天下的青草。

(4)谢家池:据《南史·惠连传》载,族兄灵运激赏惠连之才思,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竞不成,忽梦见惠连,即得句云:“池塘生春草。”

(5)江淹浦:指别离之地。指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

(6)吟魄:指诗情、诗思。

(7)离魂:指离别的思绪。

(8)王孙:公子,指远游之人。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词人欧阳修为了歌咏春草同时又兼涉离愁,故写下了《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这首词。

拼音版

shǎoniányóu··lángànshíèrpíngchūn

lángànshíèrpíngchūnqíngyuǎnliányúnqiānwànèryuèsānyuèxíngchóurén

xièjiāchíshàngjiāngyānpànyínhúnkānshūhuánghūngèngwángsūn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