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

秦观 〔宋代〕 秦观

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玉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尘域?正火轮飞上,雾卷烟开,洞观玉碧。

重重观阁,横枕鳌峰,水面倒衔苍石。随处有寄香幽火,杳然难测。好是蟠桃熟后,阿环偷报消息。在青天碧海,一枝难遇,占取春色。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是北宋词人秦观所作的一首词,元丰三年(1080)少游与苏辙一起游金山,作诗唱和,多言谈神山仙境。此词与诸诗意境构思相仿,可定为同时之作。此词虽写梦境,然于现实中亦有所寄托,可以窥见作者此时迷茫惆怅的心情,对前途感到渺茫。在写法上,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影响较大。上片透露出“何苦自淹尘域”的思想,下片写既然不想在人世,那就要成仙,想吃仙桃又不能。正是走投无路之时。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指点虚无征路(2),醉乘斑虬(3),远访西极(4)。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玉女明星(5)迎笑,何苦自(6)尘域(7)?正火轮(8)飞上,雾卷烟开,洞观玉碧。

我们骑着斑驳的虬龙,一起指点着虚无缥缈的前方,准备去访问西方极远之地。正好赶上一场天风吹过,吹散了满天的寒雾。这样就更好行路了。迎面走来华山神女,她们笑着说:这儿有多好,你们何苦淹留在尘世呢?正谈着话,只见一轮红日升起,顿时满天云雾散开,露出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

重重观阁(10),横枕鳌峰(11),水面倒衔苍石(12)。随处有寄香幽火,杳然难测。好是蟠桃(13)熟后,阿环(14)偷报消息。在青天碧海,一枝难遇,占取春色。

往上看,层层楼台亭阁,依山势而起伏;往下看,一水如镜,倒映出青碧色的山石。到处可嗅到奇异香味,看到幽幽的火苗,也摸不准是有多深多大。蟠桃三千年一熟,吃后可长生不老,王母娘娘轻易不许人,所以阿环就悄悄地透露给我们消息:你们正赶上了好时候。听到此消息,我们就开始寻找,可任凭走遍青天碧海,也找不到一枝充满春色的蟠桃。

注释

(1)雨中花:此词盖作于宋元丰三年(1080年)。本年,《永乐大典》卷二三九九《苏颖滨年表》谓苏辙有“高邮别秦观诗,扬州五咏、游金山诗”。少游亦有《和游金山》诗。词中所写梦境,多与金山相似。

(2)虚无征路:虚无缥缈的神仙之路。指点句:语本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

(3)斑虬:古代传说中的杂色龙。

(4)西极:西方极远之地。

(5)玉女明星:神女。

(6)淹:滞留。

(7)尘域:尘世、人间。

(8)火轮:指太阳。

(9)洞观金碧:谓道家洞府极为辉煌。

(10)观阁:寺观殿阁。

(11)鳌峰: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12)苍石:山石。

(13)蟠桃:传说中的仙桃。

(14)阿环:仙女名,即上元夫人。

(15)任青天碧海:原作“在天碧海”,不合律。

创作背景

宋元丰三年(1080年),鲜于侁(shēn)为扬州守,邵光为扬州从事,皆与少游友善。是岁苏辙(子由)受兄长苏轼乌台诗案的牵连,谪赴筠州(今江西高安),中途经高邮,与少游相从数日。随后苏辙有《陪彦瞻游金山》诗,鲜于侁与秦观少游亦有和诗。

拼音版

zhōnghuā··zhǐdiǎnzhēng

zhǐdiǎnzhēngzuìchéngbānqiúyuǎnfǎng访西zhèngtiānfēngchuīluòmǎnkōnghánbáimíngxīngyíngxiàoyānchénzhènghuǒlúnfēishàngjuǎnyānkāidòngguān

chóngchóngguānhéngzhěnáofēngshuǐmiàndàoxiáncāngshísuíchùyǒuxiāngyōuhuǒyǎoránnánhǎoshìpántáoshúhòuāhuántōubàoxiāozàiqīngtiānhǎizhīnánzhànchūn

作者简介

秦观

秦观

北宋文学家、婉约派一代词宗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宋哲宗年号,1094—1098年)后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