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黄昏、悄无风雨,蛮春安稳归了。悤悤染柳熏桃过,赢得锦笺悽调。休重恼。问百五韶光,酝造愁多少。新颦旧笑。有拆绣池台,迷林莺燕,装缀半残稿。
流波语,飘送红英最好。西园沈恨先扫。天涯别有凭阑意,除是杜鹃能道归太早。何不待倚帘,人共东风老。消凝满抱。恁秉烛呼尊,绿成阴矣,谁与玉山倒。
近黄昏、悄无风雨,蛮春(1)安稳归了。悤悤染柳熏桃(2)过,赢得锦笺悽调(3)。休重恼。问百五(4)韶光(5),酝造愁多少。新颦旧笑。有拆绣(6)池台,迷林(7)莺燕,装缀半残稿(8)。
接近黄昏时四处静悄悄的没有风雨,南疆的春天就这样安稳地过去了。春风匆匆吹过,染绿了柳树,熏红了桃花,如今却只剩下精美的笺纸上凄清的送春词调了。不要再烦恼了,试问那寒食的春光,酿造了多少惜春的愁绪呀?新近送春的愁眉与旧日迎春的欢笑形成强烈的对照。尚留有撤去锦绣风光的池台,在风光已改的林中迷路的莺燕,正可以点缀这半已残缺的书稿。
流波语(9),飘送红英最好。西园沈恨先扫。天涯别有凭阑意,除是杜鹃能道归太早。何不待倚帘,人共东风老。消凝满抱。恁秉烛呼尊(12),绿成阴(13)矣,谁与玉山(14)倒。
流淌的水波如泣如诉,用来飘送落花最合适了。先扫尽西园里那些一去不返的落花所倾注的刻骨怨恨吧。还有那些凭阑远眺时所产生的种种悲愁意绪,也唯有春末啼血的杜鹃才能倾诉。回去得太早了,为什么不等待倚帘赏春光的人同这春日东风一起老去呢?满怀都是凝神销魂的悲情。任凭怎样持烛呼酒,终究都要面对繁花落尽,绿叶成荫的现实,有谁能与我同醉同倾呢?
(1)蛮春:南方的春天。旧时南方边地称南蛮。
(2)染柳熏桃:指春风染绿了柳树,熏红了桃花。
(3)锦笺悽调:用高明《寄月彦明省郎》“词客锦笺题水调诗意。锦笺,精美的笺纸。凄调,凄凉的词调。
(4)百五: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
(5)韶光:春光。
(6)拆绣:拆下锦绣,形容群芳凋零,美景不再。
(7)迷林:因林中旧景改变而迷路。
(8)残稿:残缺不全的文稿。
(9)流波语:形容水波流淌的声音如同语音。
(10)西园沉恨先扫:化用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词。
(11)倚帘人:指时常倚帘赏春光的人。
(12)秉烛呼尊:持烛照明,呼酒浇愁。尊,酒樽。
(13)绿成阴:绿叶成是夏季来临、花落结子的标志。
(14)玉山:对人身体的美称。《晋书·裴楷传》称裴楷风神高迈俊赏,宛如玉山,光彩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