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欧阳修 〔宋代〕 欧阳修

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识鉴精。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礼部贡院阅进士试》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出他主持礼部考试时,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紫殿(1)焚香暖吹(2)轻,广庭清晓(3)群英。

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

无哗战士衔枚(4)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乡里(5)献贤(6)先德行(7),朝廷列爵(8)公卿(9)

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

自惭衰病(10)心神(11)(12)群公(13)识鉴(14)精。

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注释

(1)紫殿:指京都贡院。一作“紫案”。

(2)暖吹:暖风,指春风。

(3)席:犹言列坐。

(4)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比喻人人肃静。

(5)乡里:犹言郡县。

(6)献贤:献举人才。

(7)先德行:以德行为先。

(8)列爵:分颁爵位。《尚书·武成》:“列爵惟五”,指公、侯、伯、子、男五等,此处代指官职。

(9)公卿:指执政大臣。

(10)衰病:衰弱抱病。

(11)耗:无,尽。

(12)赖:幸亏。

(13)群公:指同时主持考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梅尧臣等人。

(14)识鉴:能赏识人才、辨别是非,一作“鉴裁”,又作“择鉴”。

创作背景

据《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题下注“嘉祐四年”,于是知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宋初文风,沿五代余习,刻意雕琢,讲究骈偶。引起有识之士的不满。欧阳修主持贡举(嘉祐二年,1057年),大举改革,使应试举子一片哗然,甚至闹事。但是不良的文风,终于给扭转了过来。嘉祐二年二月,欧阳修充御试进士详定官。情况已非昔比,心情也两样得多了。嘉祐四年的这次考试对于宋代文风的革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叶梦得《石林燕语》云“至和嘉祐间,场屋举子为文奇涩,读或不能成句。欧公力欲革其弊,既知贡举,凡文涉雕刻者,皆黜之。······及放榜,平日有声如刘辉辈皆不与选,士论颇汹汹”,群聚嘲骂,甚至在街上拦住欧阳修的马头哄闹,而欧公不为所动,终于使“场屋之习,从是遂变”。(《宋史》本传)此次考试,苏轼、苏辙兄弟同时中进士,曾巩亦在榜中,可谓一时胜举。作者见人才济济,而作《礼部贡院阅进士试》此诗。

拼音版

gòngyuànyuèjìnshìshì

diàn殿fénxiāngnuǎnchuīqīngguǎng广tíngqīngxiǎoqúnyīng

huāzhànshìxiánméiyǒngxiàchūncánshíshēng

xiāngxiànxiánxiānxíngcháotínglièjuédàigōngqīng

cánshuāibìngxīnshénhàolàiyǒuqúngōngshíjiànjīng

作者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 又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幼贫而好学。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议新法与王安石不合,退居颍州知州。卒谥文忠。提倡古文,奖掖后进,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散文富阴柔之美,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学韩愈、李白,古体高秀,近体妍雅。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