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聃赋落叶词见示感和

朱祖谋 〔清代〕 朱祖谋

鸣螀颓墄,吹蝶空枝,飘蓬人意相怜。一片离魂,斜阳摇梦成烟。香沟旧题红处,拚禁花、憔悴年年。寒信急、又神宫凄奏,分付哀蝉。

终古巢鸾无分,正飞霜金井,抛断缠棉。起舞回风,才知恩怨无端。天阴洞庭波阔,夜沈沈、流恨湘弦。摇落事,向空山、休问杜鹃。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鸣螀(1)颓墄(2)吹蝶空枝(3)飘蓬(4)人意相怜。一片离魂,斜阳摇梦成烟。香沟旧题红处,拚禁花(5)、憔悴年年。寒信(6)急、又神宫凄奏,分付哀蝉。

寒蝉在残败的台阶间悲鸣,风吹树叶如蝴蝶般翩翩落下,只留下空空的枝条,与如飞蓬般飘零的人同病相怜。那一片离开了身躯的魂魄,在夕阳下摇曳如梦转成烟,愈难追寻。芬芳的御沟是当年红叶题诗流传的地方,那被抛弃的禁宫花朵,年年都憔悴不堪。严寒的征兆已迫近了,再加上宫中皇帝思念爱妃的凄婉乐曲,都寄托给这寒蝉的悲鸣了。

终古巢鸾无分(7),正飞霜金井(8),抛断缠棉。起舞回风,才知恩怨无端。天阴洞庭波阔,夜沈沈、流恨湘弦(9)摇落事(10),向空山、休问杜鹃。

昔日同巢鸾偶相依恋的缘分再也没有了,黄叶正面对着严霜、金井的摧折,一切缠绵情丝都被迫斩断、抛弃了。在回旋的风中起舞,才知道此生所经受的种种恩泽与怨恨都是无因而起,不由自主。天色阴郁,洞庭湖上波澜壮阔,沉沉的夜幕下,离情别恨在湘妃的弦音中回荡。这木叶飘逝的悲剧啊,若是飘到了空山中,切莫再去惦念、问讯那啼血的杜鹃了。

注释

(1)鸣螀:螀,寒蝉,古人认为叫声悲哀。

(2)颓墄:残败的台阶。

(3)吹蝶空枝:像蝴蝶一样飞舞的落叶。

(4)飘蓬:飘飞的蓬草,比喻无常的命运。

(5)禁花:兼指典故中久困的宫女与现实中的珍妃。禁,有宫禁与幽禁双重含义。

(6)寒信:严寒将至的征兆。

(7)终古巢鸾无分:意为帝后往昔恩爱的缘分再也没有了。巢鸾,在爱巢中相依的鸾偶。鸾鸟是凤凰的一种,常寓后妃,又常以鸾俦寓爱侣。无分,没有缘分。

(8)飞霜金井:用黄叶被严霜金井吞噬,喻珍妃在慈禧逼迫下堕井而亡。化用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诗意。

(9)湘弦:唐代钱起在著名的《湘灵鼓瑟》诗中称世传湘妃善于鼓瑟,弦音凄苦怨慕,寄了对舜的思念。此词用珍妃比湘妃。

(10)摇落事:即如宋玉《九辩》所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此用秋叶的飘逝喻珍妃之死。

(11)向空山休问杜鹃:珍妃的魂魄不要再去惦念、询问光绪帝,以免得知他不幸的处境,会更为忧愁。空山,幽静少人迹的山林。杜鹃,相杜鹃杜为战国时蜀王杜宇(号望帝)死后所化,啼声凄切,泪尽继之以血。在此用杜鹃寓遭受亡国危机的光绪帝。用皎然《秋晚宿破山寺》“秋风落叶满空山”与何应龙《伤春》“欲向空山问杜鹃”诗意。

拼音版

shēngshēngmàn··xīnchǒushíyuèshíjiǔwèidānluòjiànshìgǎn

míngjiāngtuíchuīdiékōngzhīpiāopéngrénxiāngliánpiànhúnxiéyángyáomèngchéngyānxiānggōujiùhóngchùpànjìnhuāqiáocuìniánniánhánxìnyòushéngōngzòufēnāichán

zhōngcháoluánfēnzhèngfēishuāngjīnjǐngpāoduànchánmiánhuífēngcáizhīēnyuànduāntiānyīndòngtíngkuòshěnshěnliúhènxiāngxiányáoluòshìxiàngkōngshānxiūwènjuān

作者简介

朱祖谋

朱祖谋

清末四大家之一

朱祖谋(1857—1931),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清末四大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