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杜牧 〔唐代〕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折戟(1)沉沙铁未(2),自(3)磨洗(4)认前朝(5)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东风(6)不与周郎(7)便,铜雀(8)春深锁二乔(9)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

(1)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2)销:销蚀。

(3)将:拿,取。

(4)磨洗:磨光洗净。

(5)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前朝,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

(6)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7)周郎: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孙策、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他曾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8)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 (今河北临漳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9)二乔: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创作背景

《赤壁》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拼音版

chì

zhéchénshātiěwèixiāojiāngrènqiáncháo

dōngfēngzhōulángbiàn便tóngquèchūnshēnsuǒèrqiáo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