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望

杜牧 〔唐代〕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长安秋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牧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作者登上高楼鸟瞰整个长安,眺望终南山,描写长安周边秋高气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高蹈绝俗、明净开阔的襟怀。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霜树(2)(3)镜天(4)无一毫(5)

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南山(6)秋色(7)气势(8)两相高。

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注释

(1)倚:靠着,倚立。

(2)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3)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4)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5)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6)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7)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8)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创作背景

《长安秋望》此诗作年难确定,以大中四年(850)杜牧在长安,且多咏长安景色,故应是诗人晚年居住在长安所作。大中四年(850年),他被升为吏部员外郎。但是杜牧仍然多次请求外放湖州刺史,连上三启,终于应允了他的要求。但是也有人认为,杜牧请求外放并不仅仅是经济原因,而是不满意朝政,认为自己无法在朝中有所作为。

拼音版

chángānqiūwàng

lóushuāngshùwàijìngtiānháo

nánshānqiūshìliǎngxiānggāo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