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杜甫 〔唐代〕 杜甫

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

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

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分两段,前四句为第一段,感慨身世;后八句为第二段,自述饥寒之状。全诗直抒胸臆,反映了诗人不满现实的鲜活个性,在杜诗中别具一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赤县(1)官曹(2)拥才杰,软裘快马(3)当冰雪。

京畿赤县的官僚们个个是杰出的人才,穿软裘骑快马,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4)骨欲折。

我在长安受苦受寒,谁会怜惜,我这个杜陵野老的身子骨也快断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5)青门瓜(6)地新冻裂。

我在南山种的豆苗早已经荒秽,我在青门边的那几亩瓜地也已经冻裂。

乡里儿童(7)项领成(8),朝廷故旧礼数(9)绝。

县里乡里的小官们养尊处优,鱼肉百姓,朝廷中的老朋友也礼数断绝。

自然弃掷(10)与时异,况乃(11)疏顽(12)临事拙。

我这种与时不合的人自然会被时人遗弃,何况性情疏顽到关键时刻也不屈身事人。

饥卧动即向一旬(13)敝裘(14)何啻(15)百结(16)

饥饿时就睡觉,不去麻烦别人,衣服破了,干脆就敝开着穿,补什么补啊!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17)泪垂血!

你看我家徒四壁,日暮天晚,连哭泣的声音都发不出来了,泪干滴血。

注释

(1)赤县:指长安。

(2)官曹:官吏办事机关;官吏办事处所。

(3)软裘快马:轻暖的毛皮衣服和善跑的马,喻生活豪奢。软裘即轻裘,亦即狐裘。

(4)杜陵野老:杜甫的自称。杜甫祖籍杜陵,他也曾在杜陵附近居住,故常自称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

(5)荒秽:犹荒芜。《孔丛子·巡守》:“入其疆,土地荒秽,遗老失贤。”

(6)青门瓜:汉初,故秦东陵侯召平种瓜于长安城东青门。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南朝梁何逊《南还道中送赠刘咨议别》诗:“目想平陵柏,心忆青门瓜。”

(7)乡里儿童:这是骂小官僚的话。

(8)项领成:语本《诗经·小雅·节南山》:“四牡项领。”郑玄笺:“四牡者,人君所乘驾。今但养大其领,不肯为用。喻大臣自恣,王不能使也。”

(9)礼数:犹礼节。杜甫《哭韦大夫之晋》诗:“丈人叨礼数,文律早周旋。”仇兆鳌注:“礼数、周旋,相契之情。”

(10)弃掷:抛弃。

(11)况乃:何况;况且。

(12)疏顽:懒散顽钝。

(13)动即向一旬:动不动就是十来天。

(14)敝裘:破旧的皮衣。一作“敝衣”。

(15)何啻:犹何止,岂只。

(16)百结:用碎布缀成的衣服。

(17)无声:犹无言,即吞声,不说话。

创作背景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冬天,是杜甫寄给成都(一说咸阳)、华原两县县府里友人的诉苦之作。

拼音版

tóujiǎnchénghuáliǎngxiànzhū

chìxiànguāncáoyōngcáijiéruǎnqiúkuàidāngbīngxuě

chángānhánshuíbēilínglǎozhé

nánshāndòumiáozǎohuānghuìqīngménguāxīndòngliè

xiāngértóngxiànglǐngchéngcháotíngjiùshùjué

ránzhìshíkuàngnǎishūwánlínshìzhuō

dòngxiàngxúnqiúchìliánbǎijié

jūnjiànkōngqiángwǎnlǎoshēnglèichuíxuè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