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远二首

薛涛 〔唐代〕 薛涛

【其一】

扰弱新蒲叶又齐,春深花发塞前溪。

知君未转秦关骑,月照千门掩袖啼。

【其二】

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

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赠远二首》是唐代女诗人薛涛所创作的两首七言绝句。第一首的前两句,是景色的实写。后两句是回归到现实的人生际遇述说,即得知友人的消息,夜不能寐,内心的愤愤不平。第二首前两句,诗人展开想象,友人收到来信的时间,心情。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爱情忠贞。这两首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第一首由眼前看到的景,结合听到的消息,讲述了人生的离合。第二首由想远方的人,再拉回到现实中的孤寂,表达了内心的念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其一】

其一

扰弱(2)(3)叶又齐(4),春深花发(5)塞前溪。

柔弱的菖蒲新叶又一次发齐了。浣花溪岸的落花,漂浮在水面上,多得很,好像是要让溪流为之阻塞一样。

知君未转秦关(6)骑,月照千门(7)掩袖啼。

得知元稹没有留在关中之地任职,而是去了更偏远的通州。这种失望和沮丧的情绪,到了晚上,当夜深人静时,更难以承受,禁不住独自掩袖啼泣。

【其二】

其二

芙蓉(8)新落蜀山秋,锦字(9)开缄(10)到是愁。

芙蓉花纷纷飘落,西蜀秋意正浓时。这给夫君的书信,诉说的尽是离愁。

闺阁(11)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12)

深闺中的女人,虽不熟悉军旅生活、军国大事,但夜以继日,不时登高远望,为前线夫君祈祷平安。

注释

(1)赠远:诗题《赠远》即《赠外》,“远”乃“外”之代字也。乐妓本无丈夫,但薛涛视元稹为丈夫,故不好直书《赠外》,只好用代字,题为《赠远》。

(2)扰弱:嫩弱。

(3)蒲:指今之唐菖蒲。

(4)叶又齐:有些版本作“绿又齐”。

(5)花发:有些版本作“花落”。

(6)秦关:指秦地关塞,即关中地区。

(7)月照千门:据《万首唐人绝句》版作“日照千门”。

(8)芙蓉:即荷花。

(9)锦字:即妻给夫的书信。

(10)开缄:拆开信封。

(11)闺阁:指女人的卧室,代指妻妾妇人。

(12)望夫楼:指代女人对丈夫的怀念和坚贞。

创作背景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元稹为东川监察御史,与薛涛聚于梓州。七月移务洛阳。次年二月,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贬时,元稹妻韦丛丧葬之次年,纳妾安仙嫔之前年。此薛涛之所以以夫妇自况。第一首写作背景正是薛涛知元稹被贬,不得复为朝官,乃在“春深花发”之日所作。第二首,是薛涛估计元稹得诗之时,当在“芙蓉新洛”之际,即在秋天。

文学赏析

第一首写的是春天的思念。前两句是写景。“扰弱新蒲叶又齐,春深花发塞前溪”是说柔弱的新长出的菖蒲叶又长齐了,春深时节,它的花会开很多很多,布满蜀地的溪流。这是多么动人的美景,春天给人带来遐想,带来欢乐,带来欣欣向荣的感受。可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不同。”诗人的心情却与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色恰成鲜明的对比:“日照千门掩袖啼”。在这阳光普照千家万户的日子里,诗人却只有掩面而哭。原因在第三句里早已言明:“知君未转秦关骑”,知道元稹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不能再从秦地转回来了。三个多月的欢爱生活,在整个人的一生中,是极为短暂的片刻,怎能不令人掩袖而啼。这一首是“以乐境写哀”,所以是“倍增其哀”。

第二首写的是秋天的思念。女诗人估计元稹收到信的时间在秋天,所以写秋景。“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是说蜀地的秋天,荷花已经败落了,一片萧瑟的景象,这时候元稹拆开薛涛的信,看到的满纸都是忧愁。这里用了一个苏蕙织锦回文的典故,将元稹和自己的关系比作夫妇关系。用典可以达到曲折委婉,意味深长,令人称叹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见出女诗人的文化修养。这里既写出了关系之深,也更突出了感情之深。最后二句说,薛涛这个生活在闺阁之中的女人不懂得“戎马”之事(元稹被贬为士曹参军,这是一种军事幕僚之职),可是每逢月儿升高以后,薛涛都要到高楼上眺望日夜思念的元稹。“望夫楼”三字,将这种隐秘的关系挑明,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从《赠远二首》这两首诗看出妇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是极低的,即使是才华横溢的女诗人,也必须依附于男子才能生活,因此她对于即使转瞬即逝的爱情也十分珍惜怀念。

作者简介

薛涛

薛涛

唐代四大女诗人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 。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人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后人将薛涛列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流传下的诗作有90余首,收于《锦江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