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思家

郑燮 〔清代〕 郑燮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满江红·思家》是清代作家郑板桥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阙写作者记忆中如梦如诗的故乡,下阙则抒写因这种情思而生发出的归隐之念。结句痛快淋漓呼喊出与现实社会相悖逆的心声,把主旨“思家”推向高潮。全词平易浅近而内涵丰富,感情真挚,颇具特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2)月,雨荒十里红桥(3)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我思念故乡扬州,就觉得扬州也在呼唤着我。首先入梦的是隋堤上杨柳,娇嫩得经不起雨蒙雾锁。那瓜步山下,夜半江潮拍打着岸边;似乎也拍打着倒映在江中的月亮。细雨洒满十里扬州路,灯光耀然醒目,映衬着如虹跨涧的红桥胜似火。更有那尚待成熟的樱桃晶莹红润,都无不令人魂系梦牵。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4),将毋(5)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扬州,以归隐江村,频卧江楼?与诗朋吟和,同酒友对酌。在自家花园里时时点缀新鲜花草。如同沙鸥一样能自由自在生活。白头老人还为五斗米去屈身弯腰?岂不违背了自己的志趣!

注释

(1)家:这里指扬州。

(2)瓜步:瓜步山。在江苏省六合东南,南临大江。瓜步月就是瓜步这个地方上面的月亮。步,一作埠。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亦名桃叶山。

(3)红桥:在扬州城西北二里,是扬州游览胜地。

(4)折腰人:此处是作者自谦,也是愤激之反语。

(5)左:违背,不合。

拼音版

mǎnjiānghóng··jiā

mèngyángzhōubiàn便xiǎngdàoyángzhōumèngshìsuí绿liǔkānyānsuǒcháosāngēngguāyuèhuāngshíhóngqiáohuǒgènghóngxiānlěngdànchéngyuányīngtáo

xiàngjiāngcūnduǒshàngjiānglóuyǒushīrénmǒumǒujiǔrénhuājìngxīndiǎnzhuìshāōuyǒuxiángōngjiāngbáitóugōngzuòzhéyāorénjiāngzuǒ

作者简介

郑燮

郑燮(郑板桥)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郑燮(1693—1765),清江苏兴化人,字克柔,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赈饥民忤大吏,乞疾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亦工词。尤擅写兰竹,风格劲峭。又用隶体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有《板桥全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