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是清代诗人郑燮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两句写作者弃官归里时的情景,充分表达了郑板桥清廉不贪的凛然正气;后两句表明郑板桥的心境,向往江边垂钓者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宁可过隐居生活,也不向权贵低头。在诗中,诗人傲岸的诗风与不屈的性格浑作一体。
乌纱(2)掷去不为官,囊橐(3)萧萧(4)两袖寒(5)。
扔掉乌纱帽,从此不做官。就算口袋是空的,两袖清风又如何。
写取(6)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宁可画上一支清瘦的竹当作渔竿,回到冷飕飕的秋江上去钓鱼。
(1)署:衙门。
(2)乌纱:乌纱帽,古时官员戴的礼帽。
(3)囊橐:行李。
(4)萧萧:稀落貌,此处喻少。
(5)两袖寒:两袖清风。古人衣袖宽大,可做口袋用,能装小物件。
(6)写取:画。
清代乾隆十八年(1753年),山东大旱,当时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因为请求赈灾济民的事而得罪了上司,他不愿与贪官污吏合流,于是决定弃官回乡。临走时,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潍县的士绅、百姓盛情挽留。郑板桥心情激动,当即画了一幅竹子留赠,《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这首诗就是题在画上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