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先描写一夜在县衙中所闻之声,进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最后抒发诗人将民生系己之身的志向。诗中采用托物取喻的手法,流露出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意。
衙斋(4)卧听萧萧(5)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些小(6)吾曹(7)州县吏,一枝一叶(8)总关情(9)。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1)署:衙门。
(2)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3)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
(4)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5)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
(6)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7)吾曹:我们。
(8)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9)关情:牵动情怀。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该诗是郑燮于乾隆十一、二年(1746年—1747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科举时代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括即是郑燮的年伯,他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清代巡抚又称中丞,“大”是表示尊敬之意。郑燮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该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