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望云山

杨万里 〔宋代〕 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晓行望云山》是由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雨过天晴、天将亮未亮之时的所见,既包含哲理,也富有情趣。诗人在真与假、幻觉与现实的对立关系中,写出了云雾在山头堆积、喷涌的动态,山静云动的意境,跃然纸上。此诗情趣横生,妙解人颐;语言明明白白,通俗易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2)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3)

下了一夜的雨,东方刚破晓,诗人出门,影影绰绰地看到天边有连绵不断的山峦。

却有一峰忽然(4)方知(5)不动是真山。

忽然他发现有一座山峰向上升,于是在对比之下,知道那不动的山,才是真山。

注释

(1)云山:云和山。

(2)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3)可观:壮观。

(4)长:长大,生长。

(5)方知:才知道。

创作背景

《晓行望云山》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经无从考证。这首游山纪胜之作,是作者为了记录自己在山行途中的片刻感悟而写下的。

拼音版

xiǎoxíngwàngyúnshān

tiānxiǎowèimíngjiānmǎnfēngzǒngguān

quèyǒufēngránzhǎngfāngzhīdòngshìzhēnshān

作者简介

杨万里

杨万里

南宋文学家、理学家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其特点为: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但只有四千二百首流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亦能文。有《诚斋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