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有怀

袁宏道 〔明代〕 袁宏道

秋菊开谁对,寒郊望更新。

乾坤东逝水,车马比来尘。

屈指悲时事,停杯忆远人。

汀花与岸草,何处不伤神。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登高有怀》是明代诗人袁宏道创作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登高所见;颔联写年光消逝,叹旅途辛苦;颈联写悲时事,思念故人;尾联写眼前所见的汀花与岸草上。全诗起笔即扣题,借景抒情,前后呼应,抒发诗人思念故人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秋菊开谁对,寒郊(1)(2)新。

秋日登高看到菊花盛开,寒秋的郊野望去更加是一片新气象。

乾坤(3)东逝水,车马比来尘。

时间就像东流水一样消逝,诗人旅途车马奔波,一路风尘仆仆赶来。

屈指(4)悲时事,停杯(5)忆远人。

在这个多事之秋的时代,诗人更加思念远在千里的故人。

(6)花与岸草,何处不伤神。

水边平地上的花和草交织在一起,每一次都诉说着悲伤。

注释

(1)寒郊:寒秋的郊野。

(2)更:更加,副词。

(3)乾坤:象征天地。

(4)屈指:弯着指头计算。屈指这里言事件之多,除了《感事》篇中所提到的日本侵略朝鲜、宁夏发生叛乱外,这一两年中,发生大面积灾荒,万历二十一年,“振(同赈)江北、湖广、湖南、浙江、山东饥。河南矿贼大起”。“二十二年春正月己亥,诏以各省灾伤。山东、河南、徐、淮尤甚,盗贼四起,有司玩偈,朝廷诏令不行。”七月,“河套部长卜失兔犯延绥”。十月,“炒花犯辽东”。可见当时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政局极不安定,难怪诗人要忧心如焚了。

(5)停杯:指对亲朋故旧的思念。

(6)汀:水边平地。

创作背景

万历二十二年(1594),袁宏道由家乡公安去北京候选,于途中写下这首五律。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览景,触动情怀而缅怀故人的五言律诗。

首联揭题,写登高所见之景物。想必昔日作者曾同友人踏绿赏红,一同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眼前景色己非昔日,句中“更”字,虚中见实,表现了秋菊盛开、景色为之一新的内容。但毕竟时序深秋,故谓“寒郊”,从而烘托出怀念故人的惆怅心情。颔联中的逝水,隐含着友情长存而故人难聚的凄苦之情。友人该是离开作者北上的,故有“车马北来尘”之句。登高眺望,但见尘土滚滚,车马北来,却不见友人踪影,其思念之深切,油然而出。颈联的“屈指悲时事”,为全诗涂上了一层薄薄的伤时的色彩,显得苍白无力。当时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朝廷里斗争激烈。作者却跳出是非,退隐田园,忘情山水,以此麻醉自己。作者在《李温陵传》中解剖自己:“吾辈怯弱,随人俯仰。”他悲时的表现,只是“停杯忆远人”而已。 尾联缠绕在怀友的情丝中,拉来“汀花与岸草”,渲染他处处伤神的真愁实恨。

袁宗道曾坦率地说,他“诗中无一忧民字”,这首《登高有怀》便是证明。尽管这首诗没有多少社会内容,但毕竟抒写了作者的真实感情,是“公安派”、“反复古”、“反道学”的创作实践,是值得一读的。

作者简介

袁宏道

袁宏道

明代文人,公安派代表人物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公安(今湖北)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官吴县知县、顺天教授、考功员外郎等职。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受李贽、徐渭影响颇深,不满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认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势也”,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创作以散文小品擅胜,清新流畅,真率自然。其诗浅近通俗,但有肤廓之嫌。有《袁中郎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