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袁宏道的诗
主题:
叙事
茶
酒
惜时
边塞
读书
怀古
讽刺
友情
爱国
悼亡
赞美
爱情
写景
抒情
咏物
咏史
山水
田园
战争
思乡
离别
送别
孤独
励志
哲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花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牡丹花
油菜花
羁旅
竹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袁宏道
明代文人,公安派代表人物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公安(今湖北)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官吴县知县、顺天教授、考功员外郎等职。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受李贽、徐渭影响颇深,不满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认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势也”,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创作以散文小品擅胜,清新流畅,真率自然。其诗浅近通俗,但有肤廓之嫌。有《袁中郎集》。
初至西湖记
棹歌行
东阿道中晚望
横塘渡
感事
晚游六桥待月记
满井游记
虎丘记
徐文长传
登高有怀
醉叟传
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
由水溪至水心崖记
答王以明
游盘山记
拙效传
雨后游六桥记
叙小修诗
天目
观第五泄记
叙陈正甫会心集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立春日偶题
雨中过苏·其二
踏堤曲·其四
九月二十九日同罗服卿及社中诸兄弟登高二圣寺二首·其二
柳浪馆·其二
紫骝马
登焦山
雪中投宿栖隐寺寺去大冶五千里在乱山中三首·其三
相逢行
浣溪庄落成同社中诸友赋·其二
浴佛日刘元定邀诸公偕游高梁桥得为字二首·其二
集五弟春草堂
送顾升伯出使还吴·其二
喜小修至自燕
夏日同顾朗哉居士王遗狂游谢公岩主人于野宗侯留饮二首·其二
石淙·其二
閒居杂题奇·其五
赤壁怀子瞻
游惠山作·其一
王章甫送余石头口因共游赤壁章甫将归读书九峰山三首·其三
梅花·其二
雁字·其十
卷中见亡友王官谷姓字感赋·其二
竹枝词四首时阻风安乡河中·其四
竹香·其二
藕塘
郡人来言楚事久未得旨感赋·其二
放言效元体·其五
九月二日盛集诸公郊游至二圣寺仍用散木韵八首·其八
观卢岩寺瀑布·其二
送君超兄还武陵·其二
上巳日柬惟长
集平山堂用平山字为韵偕游者方子两谢生也二首·其二
赠散木和小修韵·其二
感王胡庚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八首·其二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其二
龙君超邀余过新置山庄庄在翠微中甚幽僻四首·其四
江南子·其五
元宵饮华中秘宅上·其二
舟中偶成·其二
和散木韵八首·其二
饮马长城窟行
偕朱非二汪以虚段徽之雨中投兴教寺望南山三首·其三
甲辰初度·其四
彭长卿自武陵至公安游甚困便欲由梁之鲁入都歌以送之
送夹山舅令太原·其二
送邹金吾游白下时寓武昌
长安有狭斜行
夏日同龚散木能者崔晦之邹伯学李子髯携妓泛舟和尚桥二首·其二
德山简刘宪使·其二
与曾退如过葡桃园话旧偶成·其四
皇甫仲璋邀饮惠山上·其二
七夕偶成·其二
哭临漳令王子声·其二
邹子尹偕僧秋水见访门者不知却之相见乃一笑
郊外水亭小集·其三
送黄贞父令进贤
寄黄平倩庶子·其二
秋日苦雨和退如太史·其三
放言效白·其五
第五泄
戏别唐客客丰城人·其一
得家报·其六
送君御宪佥治兵甘州·其四
廿三日至蒲圻谢中丞出迎时年九十二鹤发丹容尚能骑乘真人中瑞也口占二绝以纪其盛·其二
春分忽大雪同小修赋
和萃芳馆主人鲁印山韵·其五
戏别唐客客丰城人·其二
赠李子髯
閒居·其四
丁酉十二月初六初度·其五
戊戌初度·其四
惠安伯圜亭同顾升伯李长卿汤嘉宾看牡丹二首·其一
是日新晴
渑池和黄平倩壁间诗·其二
寄赠
和江进之杂咏·其四
子房山谒子房
九日江上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