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秋江

倪瓒 〔元代〕 倪瓒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

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小桃红·秋江》是元末画家、诗人倪瓒创作的散曲。此曲先写深秋季节,江面上飘浮着淡淡的烟霭,江水更加澄彻,好像白练。接着写雪霁初睛,绿𬞟红蓼,显现生机。最后道出了作者对当时现状的一丝不满,但不影响对自然美的表达和美好愿望的展现。全曲写景平静优美,视野明朗开阔,具有心灵深处的激荡,微妙的幽怨和五彩缤纷、澄净的自然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一江秋水(1)寒烟,水影明如(2),眼底离愁数行雁。

摇动的秋江上飘浮着清寒的烟雾,明净的秋水宛如一条白练。极目远望,数行南归的大雁勾起我心中的离愁别怨。

雪晴天(3),绿(4)红蓼参差(5)(6)吴歌(7)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雪后的晴空极其澄澈,江边的绿蘋和红蓼高低不齐、错杂相间。江上渔人一边荡桨,一边唱着吴歌,一曲哀怨的歌声惊起了栖息的白鸥,它们展翅飞向蓝天。

注释

(1)澹:江水摇动的样子。

(2)练:熟绢。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

(3)雪晴天:极其澄澈的晴空。雪,特别,极,今江苏方言犹有之;一说雪白,明朗。

(4)蘋:水生草本植物。

(5)参差:高低长短不齐。

(6)见:同“现”,呈现,显现。

(7)吴歌:江南一带的民歌。

创作背景

倪瓒既是散曲作家,又是画家。他是散曲作品虽然描写重点不同,但都有他对生活、自然、情感的感叹,都是他的人生感悟、思想境界、绘画境界的吟唱。此曲就是一种心与自然冲撞后掩饰心境、赞美自然的唱写。这可能是倪瓒开始漂泊生活不久的散曲作品,对应于他的画作《溪山亭子图》《松林亭子图》《渔庄秋霁图》的境况。

拼音版

xiǎotáohóng··qiūjiāng

jiāngqiūshuǐdànhányānshuǐyǐngmíngliànyǎnchóushùxíngyàn

xuěqíngtiān绿pínghóngliǎocānchàjiàndàngjiǎngshēngāiyuànjīngbáiōumián

作者简介

倪瓒

倪瓒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元代四大家"之一

倪瓒(1301—1374),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又尝变姓名为奚元朗,字玄瑛。无锡(今属江苏)人。自幼读书过目不忘。长事翰墨,诗曲俱佳,又善琴操,精音律,画尤有名,为元四大画家之一。家豪富,所居清閟阁,多藏书法名画秘籍。元末弃家业,泛舟五湖三泖闻,自称“懒瓒”“倪迂”。常随兴挥洒,偶流于市,人争贸之。著有《清閟阁集》。《新元史》《明史》有传。散曲今存小令十二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