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隐者

倪瓒 〔元代〕 倪瓒

南汀新月色,照见水中蘋。

便欲乘清影,缘源访隐沦。

君住钿山湖,绿酒松花春。

梦披寒雪去,疑是剡溪滨。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寄李隐者》就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首二句写实景,写夜月下清幽的水边景色;三、四句是诗人的浮想,写其欲游之念;五、六句是诗人想象李隐者生活的惬意,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湖光山色;末二句以典故写梦访隐者,可见思念之深及兴致之高。全诗萧散幽淡,自然古朴,颇有意境,有陶渊明诗之神韵。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2)新月色,照见水中(3)

新月当空,月光闪烁,映见水中点点蘋草。

便欲乘清影(4)缘源(5)访隐沦(6)

不禁游兴大发欲乘此月夜,溯流造访那隐于幽处的友人。

君住钿山湖(7),绿酒松花春(8)

友人住在色绿如春的钿山湖畔,正举杯小酌着松花美酒。

梦披寒雪去,疑是剡溪滨(9)

可是友人终究远在他乡,希望也能像王子猷那样梦中前访一次。

注释

(1)李隐者:李姓隐士,其人未详。

(2)汀:水边平地。

(3)蘋:一名四叶菜,生浅水中。

(4)清影:指月光。

(5)缘源:沿着河流上溯。

(6)隐沦:指隐逸之人,即“李隐者”。

(7)钿山湖:即淀山湖。在今上海青浦境内。

(8)松花春:松花酒。古人酒常用“春”命名。

(9)梦披寒雪去,疑是剡溪滨:《世说新语》载:王子猷雪夜思念朋友戴逵,便连夜乘舟前往,天明到达戴逵所住的剡溪,又折回。人问其故,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此即借用访戴事,说自己梦中前访李隐者,既写自己思友,又关合李隐者身份。剡溪,浙江省曹娥江上游,在今嵊州。

创作背景

倪瓒平生不慕显贵,所交多处士学者,诗酒往来,尽兴而已。此诗即其赠予同道友人。“李隐者”虽未详其人,但可知系作者钦慕的隐士,与作者有共同语言。《寄李隐者》此诗即作于新月升天之夜,写对友人的思念。

文学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作者夜赏新月,照着水中蘋草,突然引发了兴致,欲乘月色访隐者。此二句写来颇有意境。三、四句是诗人的浮想,写其欲游之念。李隐者应是作者挚友,故思及其人之同时,连同其恬淡安祥的生活亦浮现脑际松花美酒,色绿如春钿山湖畔,友人正举杯小酌。但是诗人造访友人之念,终究未成事实,只能在梦中前往。五、六句想象李隐者生活的惬意,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湖光山色。末二句用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典,说明自己兴致之高。用一个“梦”字引出这段故事,显出清幽之情,足见其潇脱之心境。同时,“梦”字,亦说明未去,只是一种想象。从诗题看,是“寄”,也说明未去。作者由眼前之景触发了对淀山湖风光的向往和思友之情,这也是写作此诗的起因。“剡溪”是有名的风景区,一方面与所用典故有关,另一方面是比喻李隐者所居之地如剡溪一样风光如画。诗人在此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他倾慕魏晋风度,希望朋友之间不必庸俗的人情往来,仅仅乘兴尽兴足够矣。于此亦可窥见作者我行我素的生活态度。

《寄李隐者》全诗写得清幽潇脱,颇有意境,尤以末两句为最。诗中流露出恬淡的隐者情怀,如钱溥所言“迥无一点尘俗气。倪瓒本人推崇陶渊明、韦应物,其五言诗具有自然秀拔、素淡无华的特点,此诗用淡墨轻抹,正具这种特色。

作者简介

倪瓒

倪瓒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元代四大家"之一

倪瓒(1301—1374),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又尝变姓名为奚元朗,字玄瑛。无锡(今属江苏)人。自幼读书过目不忘。长事翰墨,诗曲俱佳,又善琴操,精音律,画尤有名,为元四大画家之一。家豪富,所居清閟阁,多藏书法名画秘籍。元末弃家业,泛舟五湖三泖闻,自称“懒瓒”“倪迂”。常随兴挥洒,偶流于市,人争贸之。著有《清閟阁集》。《新元史》《明史》有传。散曲今存小令十二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