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隐者》就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首二句写实景,写夜月下清幽的水边景色;三、四句是诗人的浮想,写其欲游之念;五、六句是诗人想象李隐者生活的惬意,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着湖光山色;末二句以典故写梦访隐者,可见思念之深及兴致之高。全诗萧散幽淡,自然古朴,颇有意境,有陶渊明诗之神韵。
南汀(2)新月色,照见水中蘋(3)。
新月当空,月光闪烁,映见水中点点蘋草。
便欲乘清影(4),缘源(5)访隐沦(6)。
不禁游兴大发欲乘此月夜,溯流造访那隐于幽处的友人。
君住钿山湖(7),绿酒松花春(8)。
友人住在色绿如春的钿山湖畔,正举杯小酌着松花美酒。
梦披寒雪去,疑是剡溪滨(9)。
可是友人终究远在他乡,希望也能像王子猷那样梦中前访一次。
(1)李隐者:李姓隐士,其人未详。
(2)汀:水边平地。
(3)蘋:一名四叶菜,生浅水中。
(4)清影:指月光。
(5)缘源:沿着河流上溯。
(6)隐沦:指隐逸之人,即“李隐者”。
(7)钿山湖:即淀山湖。在今上海青浦境内。
(8)松花春:松花酒。古人酒常用“春”命名。
(9)梦披寒雪去,疑是剡溪滨:《世说新语》载:王子猷雪夜思念朋友戴逵,便连夜乘舟前往,天明到达戴逵所住的剡溪,又折回。人问其故,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此即借用访戴事,说自己梦中前访李隐者,既写自己思友,又关合李隐者身份。剡溪,浙江省曹娥江上游,在今嵊州。
倪瓒平生不慕显贵,所交多处士学者,诗酒往来,尽兴而已。此诗即其赠予同道友人。“李隐者”虽未详其人,但可知系作者钦慕的隐士,与作者有共同语言。《寄李隐者》此诗即作于新月升天之夜,写对友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