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郑所南兰》是元末明初诗人倪瓒为南宋爱国画家郑所南画的墨兰而题写的七言绝句,该诗前两句用象征手法,感叹天地间的兰蕙在肃杀的秋风中化为茅草,或失去生存的故土,影射南宋末期一班士大夫失节,而坚持气节的志士又孤苦无依。第三句颂扬郑所南不改初衷,对故国仍旧一往深情。结句用屈原的诗篇,指代所南的兰画。诗中赞扬了郑所南的民族气节,寄寓了作者的爱国情操。此外,该诗运用象征、寓意、对比、比喻等手法,抒发了诗人爱国之情。
秋风兰蕙(1)化为茅(2),南国(3)凄凉气已消(4)。
秋风凛冽兰蕙变成茅,江南寂寂生气已全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5),泪泉(6)和墨写离骚(7)。
只有所南忠心仍不改,用泪泉磨墨抒发爱国情操。
(1)兰蕙:兰草、蕙草。
(2)茅:茅草。
(3)南国:泛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4)气已消:万物生气已经消失。这里比喻遗民的复国之志已经消失。
(5)所南心不改:郑所南的复国之心始终没有改变。
(6)泪泉:泪水。
(7)离骚: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诗篇。
《题郑所南兰》是一首题画诗,是为郑所南所画的墨兰而题写的七绝。郑所南(1241~1318),即郑思肖,字忆翁、所南,是南宋的遗民,画家,连江人(今福建省连江)。宋亡后,隐居苏州。平时不论是坐是睡,都面朝南方,表示怀念南宋。他善绘墨兰,但兰下从不画土和根,有人问他,他说:“土地为番人夺去,汝犹不知耶?”至于没有画兰根,那是因为兰花没有地方生根。由此也可看出他的复国之心丝毫未改。倪瓒深知郑所南之心,故题此诗,表达出了自己的民族意识。